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農安哈拉海某宅》
*《喀什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瑪紮》
*【照片】克孜爾尕哈烽火臺外觀
《邛崍興賢塔》 
‧所屬分類= 古蹟的類型分類 >

邛崍興賢塔

興賢塔位於邛崍市城東北25公里的戰鬥鄉場口。塔為仿木結構六角三重樓閣式琉璃磚塔,全部用五彩琉璃磚和素陶雕磚砌成,通高約16.5米,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

塔的下部為一六邊形基台,邊長2.65米,高0.65米,用素陶雕磚包砌,每面刻如意紋、蝙蝠紋,六角各置一高浮雕龍頭。基臺上置六邊形須彌座一重,磚雕包砌,邊長2.5米,高0.4米,束腰處刻浮雕夔龍紋、卷草紋等,束腰之上沿邊刻如意紋一圈。須彌座上為一六邊形平座,亦為磚雕包砌,每邊置壺門三個,中間隔以間柱,分刻琴棋書畫、福祿壽喜吉祥圖案。其上收台三級,淺刻寬大覆蓮瓣一層。正面塔基下施一拱橋。整座塔基高1.85米。

第一層塔身和六根琉璃圓形倚柱共同托住第一層寬厚的塔簷。塔身平面呈六邊形,邊長1.9米,高2.25米。正面塔身下部辟一壺門,內開一圓拱龕,刻佛一尊,上部開一圓拱形門洞(作焚燒字紙用),頂上飾以二龍戲珠浮雕,門額以上置重簷門樓,簷下磚雕斗栱。上重門簷與第一層塔簷翼角相接,渾然一體。門樓正中匾額為“字形檔”二字,周飾以卷草紋和梅、菊等花卉浮雕,中間兩根吊柱上分刻八仙人物高浮雕,整座門樓十分精美。第一層塔身其餘五面各開一壺門,邊上飾以回紋和角花,中間各嵌陶制長方形碑記一塊,記述了建塔年代、經過和宗旨意圖。壺門上額枋磚雕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故事人物。第一層塔簷吊柱雕作火珠、仰蓮。簷下飾磚雕一斗三升式斗栱五十五朵。六隻高翹的翼角雕飾精美,六條垂脊上飾陶雕脊獸。簷上施筒瓦。

第二層塔身為六面實心,高約1.2米。正面中間辟假門,扇形額匾陰刻“倉頡殿”三字。背面中間辟一假門,額刻“文昌宮”三字。塔身其餘四面飾以磚雕圓形假窗。簷下為回廊,有雕欄,十八根琉璃簷柱支托第二層寬厚塔簷,柱上分雕盤龍和纏枝花卉。每邊額枋上辟壺門三個,額枋和簷下磚雕精美。

第三層塔身為六面實心,高約1米,六根盤龍琉璃簷柱與塔身轉角之間砌隔牆,形成六個壺門。塔身正面辟一拱形假門,額刻“興賢塔”塔名。背面辟假門,額刻“觀音閣”。塔身其餘四面飾磚雕圓形假窗。簷柱下有雕欄。額枋及吊柱雕刻精美。塔頂為攢尖頂,脊上飾三重脊獸,簷上施筒瓦,六隻翼角斜挑向上,十分優雅。塔刹已殘,僅存陶雕蓮座和刹杆。

整座塔在造型上,三層收分較大,外形上小下大。究其塔的形制來講,應是樓閣式塔與密簷塔相結合的另一種類型。

興賢塔集儒、釋、道三家教義之精典于一身,充分反映了清代儒家思想和“道釋合流”。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