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房山雲居寺塔及石經》 
‧所屬分類= 古蹟的類型分類 > 塔幢

雲居寺位於北京房山區南尚樂鄉水頭村,距北京約75公里。房山附近的山嶽地帶隋唐以來已是佛教勝地,如上方山兜率寺、六聘山天開寺、雲濛山龍泉寺等,都遺留下很多佛教遺跡遺物,而石經山雲居寺更是其中最著名的,向有“北京敦煌”之譽。

雲居寺創建于隋唐時代,遼、金時代因刻造石經知名,有石經寺之稱,後歷代屢有修葺,最後的修繕年代是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寺院部分在抗日戰爭時期毀於炮火,北塔及其四隅的四座小石塔是劫後僅存的遺物。

北塔是一座遼代磚塔,高約30米,下部是基座及兩層塔身,平面均為八邊形。塔身各面分設拱門及直欞窗,上下回簷下都有磚制仿木斗栱。塔身以上有須彌座承托圓形覆缽和圓錐形相輪,最上面是寶珠形塔頂。從形制上看,北塔應為樓閣式塔,覆缽、相輪部分似為元、明時期所補砌。北塔四隅各有高約3米的方形小石塔一座,小石塔塔身正面有尖拱形塔門,上有七級石簷,塔身內外石雕精緻,分別為唐睿宗、玄宗時所建。

石經山在雲居寺東北1.5公里處,海拔高400米,唐時名涿鹿山,俗稱小西天。山腰分兩層鑿有九個藏經洞(為了敍述方便,將下層的兩個洞自南向北編號為第一、第二洞,上層的七個洞自南向北編號為第三至第九洞),洞內存放自隋至明代的刻經石板四千五百多塊。靜琬是隋代幽州智泉寺僧,他是雲居寺和石經山藏經洞的創建者,從隋大業年間到唐初一直刻經不輟,並在石經山鑿洞封存。唐貞觀十三年(639年)靜琬入寂,他的四代弟子玄導、僧儀、惠暹、玄法相繼主持刻經百餘部,分藏于各藏經洞中。靜琬最初所刻石經一百四十六塊鑲嵌於第五洞的四壁。第五洞名雷音洞(唐代名石經堂,元代叫華嚴堂),是九洞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唯一的開放式藏經洞,前方有門可供出入,洞長、寬各約10米,是就天然岩穴加以整修加固而成,故呈不規則的方形,中有四根八角形長短不等的石柱支撐洞頂,石柱各面均雕小佛共一千零五十四尊,故稱千佛柱。其餘各洞都是封閉式的,裏面疊放石經板,洞門封錮。

唐末刻經事業漸趨衰落,遼、金時期又轉盛,此時由於山上的藏經洞已滿,遼、金時代的石經共一萬多塊便埋在雲居寺地下的洞穴中,在已毀的南塔旁建有石塔,即所謂的壓經塔。元代刻經又陷於停頓狀態,直到明末才有一些佛教徒和其他人等刻造了十余部石經,在雷音洞旁新鑿一小洞藏之。

房山石經是我國的“國之重寶”,也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對我國古代文化、藝術、歷史以及佛教史和典籍的研究都具有重大價值和意義。在書法藝術方面,隋唐的刻經都是當時高手所書,其藝術價值之高,早為書法界所稱道。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