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岳陽樓》 Yueyang Tower

岳陽樓位於岳陽市西北城牆岳陽門上,面臨洞庭湖。“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曾與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為僅存清代原構的一處史跡。

傳早在漢末三國時,“巴丘(今岳陽)有大屯戍,魯肅守之,今郡城乃魯所築也”。或傳魯肅屯兵,操練水軍,曾築閱兵台於此。南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岳陽始置巴陵郡,曾築郡城,修復城樓,時因其地處郡署之南,故名南樓。唐代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等眾多文人都有詩詠名篇,“岳陽樓”著稱於世。宋慶曆四年(1044年)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次年重修,“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尤以滕子京請范仲淹作《岳陽樓記》,蘇子美書寫,邵竦刻額,譽為“四絕”。“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成千古絕唱。在此之前,樓的形制無考。據元至正七年(1347年)夏永扇面圖描繪,樓為兩層兩簷,四面出軒,皆歇山頂,簷下及平座均有斗栱,脊飾龍吻、蹲獸,尚存宋代風格。明成化、嘉靖時先後重修。明萬歷時《三才圖會》所載:“其制三層,四面突軒,狀如十字,面各二溜水,今制架樓二層二簷,高四丈五尺。”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嶽州推官陶宗孔重建,因於砂磧中發現梅花化石一方,視為仙跡,故創仙梅堂于樓側。明末安正文繪《岳陽樓圖》,為六角形,兩層三簷,周環平座,六角攢尖頂,各面出山,形成盔頂;出前軒,外連長廊,形制有較大變化。清順治七年(1650年)知府李若星重建,僅七年火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府李遇時、知縣趙士珩再建,僅五年再毀於火。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府孫道林倡建,未竣又毀于水。據清初龔賢所繪《岳陽樓圖》,又成兩層重簷歇山形式。清乾隆五年(1740年)總督班第修城建樓。據清《嶽州府志》所載圖樣,為三層方形攢尖頂,已近現存形制,但現存主要木構件經測定屬明代遺物,可能是其時利用舊構材料的結果。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建仙梅堂,因舊石已殘,摹刻新石於堂,又創建望仙閣于樓右,以紀念呂洞賓。清嘉慶六年(1801年)、道光九年(1829年)邑人兩次捐修;道光十九年(1839年)知府翟聲浩再修,望仙閣易名斗姆閣,供祀道教女神“先天斗姆大聖元君”,同時增建甕門及石欄。清同治六年(1867年)兩江總督曾國荃重修,斗姆閣改名三醉亭,並增建閣道與主樓相連,仙梅堂改名“留仙亭”。清光緒五年(1879年)城牆坼裂,次年知府張德容撥款“于原基之後加築六丈有餘,建正樓於其上”,由此遷建新址,基本保存原有面貌,形成現存佈局規模。1923年維修時,部分改變了裝修風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多次維修,恢復了舊有面貌。

主樓坐東朝西,面臨洞庭湖,聳立在820平方米的城臺上,巍峨壯觀,成為岳陽城的一個突出標誌。樓闊、深各三間帶周圍廊,台基闊17.24米,深14.56米,高0.4米。三層三簷盔頂,二層出圍廊,頂層有如意斗栱,總高20.35米(原高18.72米)。內有四大通長楠木金柱,二層加金柱四根,直承屋頂。二層出半步立簷柱十二根,構成回廊。遊人登臨,憑欄遠眺,水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屋頂為穿斗結構,椽上墊以小木方形成弧形,為國內唯一大型盔頂建築,顯示出更為豐滿生動的造型輪廓。如意斗栱各層斗上亦插入不同雕飾,分為靴頭、龍頭、鳳頭及雲頭。門窗?扇也各層有別。簡潔的整體造型,細膩的雕琢手法,耐人尋味。樓內後屏刻范仲淹《岳陽樓記》,二層為清乾隆時書法家張照手筆,樓額為郭沫若所書。另有楹聯十多副,存歷代名人之跡,更顯其光輝歷史和文化氣息,引人入勝。

樓左有仙梅亭,兩層六角攢尖,面積44平方米,高7米,碧色琉璃瓦頂。樓右三醉亭,兩層兩簷,三間方形歇山,亦碧色琉璃瓦頂。兩亭與主樓呈“品”形佈局,體量、造型、色調既有對比,又能協調,形成較為豐富生動的群體,可算是成功手法。

樓前陳設桶形鐵梢一對,為宋淳?

五年(1245年)遺物,清末從君山崇勝寺移此。塔形鐵鼎一座,為清光緒時鑄。城沿生動的石雕欄杆成為前庭的點綴,也頗吸引遊人觀賞品味。

三醉亭北有“北通巫峽”石坊,仙梅亭南有“南極瀟湘”石坊。樓下臨湖平臺北有望湖亭,南有懷甫亭,中有點將台,側置鐵枷一個,傳為三國末吳人或晉代遺物,用途不明,或稱鎖江之用。

城下東側廣場南建碑廊,有古今碑刻六十五方,可貴的歷史見證和書法藝術為名樓增色。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