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照片】惠州湖心亭
*《合肥明教寺》
*《永昌鐘樓閣》
*【照片】蓮峰廟
*《義縣廣勝寺塔》
*【照片】魯土司衙門西樓
*【照片】桓仁五女山山城城牆
*【照片】蘭州白塔寺白塔細部雕飾
*《容縣經略台真武閣》
*《金川綽斯甲土司官寨碉樓》
*《揚州個園》
*《榕江古州廳城》
*【照片】泉州天后宮正殿內景
*【照片】長沙嶽麓書院
*【照片】潮陽涵元塔外觀
《建水朝楊樓》 

建水朝陽樓

朝陽樓雄踞建水縣城中部,原系明代臨安城的東門城樓,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朝陽樓建在高高的磚石城牆上,其下為人馬通行的城門洞。樓為三重簷歇山青瓦頂,共用柱四十四根,構成巨大的木構架。樓分三層,柱的排列為內外三圈,外圈支承下層簷,中圈支承中層簷,內圈為通柱,支承上層梁架及屋頂。柱材高大,內柱直徑達55釐米。下層面闊七間25.6米,進深三間12.2米,周圍廊式。上層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周圍設廊及欄杆。每層四角加戧柱支承翼角。各層簷下均施有斗栱以承挑出簷。

上層梁架為七檁五架梁,金柱頭放大鬥承五架梁,五架梁與三架梁間用卷葉駝峰置大鬥支承,三架梁上不立瓜柱,用重鬥支頂脊檁。縱向用柱子聯繫,由鬥兩側伸出卷頭拱。次間的簷柱與金柱用斗栱縱枋插在柱中作拉索構件。中層簷的簷柱放置在下層簷的斗栱縱梁上,柱腳下用駝峰和大鬥支墊。

據記載,建水曾經歷多次地震,有幾次一些房舍遭到嚴重損壞。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的一次大地震“每震時地如雷鳴,人民簸蕩如載覆舟,見東城樓傾側複起數次,竟安然無恙”,可見其抗震性能優越。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