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漢陽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以西、月湖南岸,占地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此台乃為紀念春秋時俞伯牙、鐘子期結為知音之千古佳話而建。

古琴台初建於北宋,圮久,至清嘉慶元年(1796年)重建。清咸豐年間太平軍攻克漢陽時,琴台被清兵縱火燒毀,光緒八年(1882年)修復。辛亥革命時又毀於戰火,1924年重修。抗日戰爭期間,古琴台毀之過半。1949年時,僅剩殘破的門樓和高山流水大殿,1949年後又得到修葺。

現古琴台建築群由山門、前殿、印心石屋軒、碑廊、琴台故址和高山流水大殿及其他數座亭榭組成。其特點是:因其自然土丘,四周用砂石砌築大體量的不同高程的台基,建築物則用無主軸線的組合院落進行佈置。其隔斷牆體多用各種虛實相映的手法連接,曲直交錯,深邃幽謐,別具一格。琴台舊址為5米見方的石構平臺,中立“琴台”方碑,環以簡式單台勾欄。花崗岩欄板均作人物故事淺浮雕,做工細膩,形象生動,可稱為武漢地區晚清石作中的珍品。

高山流水大殿坐東朝西,面闊五間,通面寬23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1.7米。台明高0.7米,闊24.1米,深12.8米。該建築有兩環柱列,抬梁與穿斗相組合的構架,單簷歇山頂式,綠琉璃瓦屋面,屋面升山但不折水。該建築的另一做法,即在正立面正心間兩側的簷柱與出簷部位繼續向上延伸,構成牌樓式面牆,並用如意斗栱單向外挑承托出簷飛椽,而額枋之上不置平身科斗栱,這種做法簡潔利索,端莊大方,既美化了建築立面,又承托了簷部屋面的荷載,表現了地方工匠的獨特風格,是傳統大木作工藝在清末民初時的變異和昇華。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