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嘉定城》
*
*【照片】承德外八廟
*【照片】承德外八廟普樂寺
*《赫哲族民居》
*《龍勝金竹寨》
*【照片】五臺山菩薩嶺
*【照片】萬里長城
*【照片】北京故宮太和殿前銅缸
*【照片】承德外八廟普寧寺大佛殿
*【照片】應縣木塔內景
*【照片】佛光寺柱雕
*【照片】承德外八廟普寧寺舍利塔
《吳縣寶帶橋》 Baodai Bridge in Wuxian County

寶帶橋位於蘇州市東南3公里的運河支流澹台河上,在吳縣市境內,創建于唐元和十一年(816年),相傳刺史王仲舒曾捐玉帶助資建此橋,故名。現橋為南宋紹定五年(1232年)重建,橋頭石塔等為南宋遺物,明正統十年(1446年)重建。

橋全長317米,共五十三孔,跨距除中間三孔外均為4.6米左右,保證了路面的平坦。位於主航道上的三孔,中間一孔跨距7.45米,兩旁兩孔各6.5米,橋面至此有一段向上拱起。橋面寬4.1米,除用於交通外,主要是作纖道用,由於纖挽所需,橋兩側不設欄板。石拱券由一段縱向並列石條與一條(與橋等寬)橫向石條(鎖石)相間砌成,這是南宋以來江浙一帶常見的砌拱方法。這種砌法減少了石料整形修邊的加工量,加工也比較容易。橋墩大多做得相當單薄,屬於柔性墩,不僅可以減少阻水面積,而且還節省了石料用量。寶帶橋橋身之長、孔數之多、結構之精巧,為中外橋樑史所罕見。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