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都昌古梁橋》 Guliang Bridge in Duchang

地處鄱陽湖北岸的都昌縣所存歷代橋樑甚多,都昌古橋有三個特點:一是幾乎全為石構,二是絕大多數為梁橋,三是所遺元代橋樑頗多。

都昌古梁橋可以分為兩大類:叉腳橋和墩橋。前者以大沙橋為典型,後者數量較多,如傅家橋、汪墩橋、楊峰朱橋等。

大沙橋位於該縣大沙鄉,據明正德年間《南康府志》記載,此橋始建於元代,全長11米,寬1.65米,高4米,通體以粗長的方形麻石條構成,下部用兩塊條石作人字形插入水中作叉腳,頂部橫置塊石,然後縱貫條石五根拼成橋面。全橋兩叉三孔,兩端以石砌護坡式墩承托。此橋結構簡單,但由於巧妙地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又加之叉腳截面迎水面小,雨季激流對橋身衝擊力不大,故屹立數百年如故,未見大修記錄。十八高橋也採用同樣的構造手法。

十八高橋位於土塘鄉港東村前的河港之上,是一座有墩平橋和叉腳引橋相結合的石橋,全長60米,寬1.6米,高2.5米。西段叉腳引橋較長,共十余孔,叉腳與橫樑均為麻石質,上以紅條石拼成橋面。

裡泗橋是一座典型的墩式梁橋,位於鹽田鄉裡泗街以南,明正德年間《南康府志》記載此橋建於元代。此橋共有七孔,正橋身五孔,兩端引橋各一孔,每孔橋面用三塊青條石平鋪而成。五個橋墩用厚重的青石塊壘砌而成,平面呈兩端銳三角的六邊形。橋全長21米,寬3米,高2米。石橋多以花崗岩的麻石砌築,此橋以青石砌築,所見不多。該縣汪墩橋、徐埠橋、三汊港橋都是花崗岩條石構築的墩式梁橋,皆為明代之物。而大沙以南的檀香橋則是一座清代墩式梁橋,其建造者是一位得到當時朝廷表彰的、守節八十年的寡婦詹檀香,為一座不可多見的“貞節橋”,當地人亦稱之為“寡婦橋”。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