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旌德淳源橋》 
‧所屬分類= 古蹟的類型分類 > 橋梁

淳源橋位於旌德縣城東側徽水河上,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縣令馬〓召僧惟靜募緣建橋,翌年落成,上覆棟宇,名平政橋。後屢有興廢,名亦數易。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縣令李延忠“乃合眾力,授成梓人,椿以松,垛以石,對峙兩跌,拗巨木跨之而平其上,覆以屋廡”,時名跨雲橋。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重修,又名淳源橋。南宋寶祐二年(1254年)再修,改名瑞虹橋。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重建,再改名為永安橋。元貞元年(1295年)縣尹王禎方以“淳源”定名。明永樂十年(1412年)知縣譚青移建下水三十步,民稱不便,邑人王永常、馮仁倡首複建。明正德十年(1515年)同旭等募緣重修。明天啟四年(1624年)改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邑紳饒履吉獨立鳩工,經營四年竣工。

淳源橋為五孔石拱橋,橋拱以麻石條框式縱連券起,砌縫相錯,券上施伏。橋墩迎水面無分水尖,橋斜跨兩岸,使墩面與河水流向呈約130度交角,利用一角分水。橋高5米,寬6米,全長41米,兩旁為石欄板,間以束蓮石望柱。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