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照片】固原須彌山石窟彌勒大坐佛
*【照片】盧廉若花園帶漏花窗的長牆
*【照片】循化撒拉族民居─木雕
*【照片】薩迦寺撒迦南寺靈塔殿內靈塔
*《農安遼塔》
*《徽州明、清民居》
*【照片】潛山西關寨
*【照片】樂安流坑董氏大宗祠石礎
*【照片】龍勝平安寨廖宅
*【照片】盧廉若花園
*【照片】綏中黑山頭建築遺址出土的長方形花紋磚
*《黃山西溪南老屋閣》
*【照片】蘇州拙政園小飛虹廊橋
*《融水苗族村寨》
*【照片】武昌寶通禪寺
《唐睿宗橋陵》 

橋陵為唐朝第五位皇帝李旦的陵墓,位於蒲城縣北15公里的豐山,712年修築,716年竣工,睿宗下葬。陵園占地約20平方公里,是僅次於昭、乾、泰諸陵的大陵之一。這座陵墓與高宗以後其他諸陵不同,不是“因山為陵”,而是一座平地起墳塚的陵墓。橋陵平面略呈長方形,只是因為其東北稍微突出,也稱其為“刀把形”。橋陵為二重城,其南牆長2〖──4〗871,西牆長2〖──4〗836米,二牆呈直角相交狀。北牆與東牆稍稍特殊。北牆東至2〖──4〗433米處,便為溝壑所斷,以後情況不明,東牆全長2〖──4〗303米,由此向南至903米處,沿山勢向西折進427米。牆系平夯,夯層厚6~10釐米,牆身寬1.3米,基寬3米,牆身先塗白粉,然後再塗朱色。橋陵四面開門,四門互不對稱,四色有角樓,從基址的清理情況看,角樓平面呈正方形,而且四分之三的面積在牆外,這些都是很有特點的。橋陵的四門之外皆有土闕,其中東西北三面各有一對,而南門外有二對。在陵園內距南門200米處,有一邊長約300米見方的牆坦遺址,推測是陵前獻殿基址。在陵園正中偏南,與南門相對,有陵墓的墓道。墓道呈斜坡形,長約80米、寬約4米,墓道北端向西偏斜,這和所有唐代陵墓是一們的。橋陵四門周圍也有石刻。東西二門門前各有石獅一對,北門門前除有一對石獅之外,還在其北由南向北等距離立有石馬三對。絕大多數石刻集中在南門以南:由南向北計有華表一對、獨角獸一對、鸞鳥一對、石馬五對、石人十對、石獅一對。值得一提的是,橋陵石刻的技法基本上是圓雕和半浮雕,而以圓雕佔據主導地位,橋陵的石刻大都具有濃厚的寫實風格,這與乾陵巨型、精美、富有藝術誇張的石刻風格所不同。橋陵的陪葬墓主要集中在陵的東南方,其中有太子墓三、公主墓四、皇后墓二,以及一些公侯墓葬。從現存資料看,太子墓的封土多為圓錐體,底徑10米,殘高5米許,公主墓封土多為方錐體,底徑10米×15米,殘高6米許,太子墓前多有石質華表一對、石獅二對,公主墓前有碑而無石刻。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