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安岳木門寺》
*《龜茲古城》
*《無鍚東林書院牌坊》
*【照片】樂安流坑大賓第磚雕透窗
*《福安仙岩村民居》
*【照片】東莞可園院景一角
*【照片】哈密王陵夏麥克蘇提陵室立面
*《合浦大士閣》
*【照片】鞏義康百萬莊園堂屋
*
*《莆田三清殿》
*《建水朝楊樓》
*《儀隴奎星閣》
*【照片】陽朔關帝廟萬年戲台
*【照片】哈薩克族民居─塔城哈以孫定居住宅總平面
《從江丙梅戲臺》 

從江丙梅戲臺

丙梅戲臺位於從江縣丙梅鎮丙梅村上寨,建於清朝末年,曾因火患兩次重修,現仍保持原樣。

戲臺建於水塘上,面向一小平壩,為兩層幹欄式木構穿鬥建築,懸山式屋面,覆蓋杉樹皮,由高低兩脊相接構成屋頂。二層為戲臺建築的主體,層高2.81米,面闊7.4米,分前、後臺,前臺進深4.41米,為演戲用,後臺進深3.41米,為跑場兼化妝用。戲臺左側為過道和更衣室,面闊2.97米,進深4.07米。底層為吊腳架空,離水面高1.92米,柱礎至臺面為1.5米。

戲臺吸收了漢族戲臺建築形式,並結合了侗族吊腳樓建築特點,構架結實,結構合理。

戲臺由三排屋架(立帖)與底層支柱結構經鬥枋穿榫相連組成整個構架,其中戲臺兩排屋架高於更衣室一排屋架。排架為三柱六瓜,前後出挑垂花吊柱,同排架穿枋以卯榫連接。排架柱間瓜柱前後各三,不對稱,步架尺寸不一,前部檁距為1米,後部檁距為0.925米,在前吊柱內側加一垂花瓜柱,豐富了前立面。戲臺底層加設中間一排短柱,既加強了戲臺的穩定性,又作為樓楞的中間支點。戲臺頂上用兩根中檁相疊組成抬梁,加強桁檁的承載力和控制撓度,台口簷檁下部設一組變截面拱形鬥枋,既加強了簷檁的剛度,又裝飾了台口,這樣處理使整個構架的各構件較為均衡地共同工作。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