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嘉峪關》  Jiayuguan Pass

嘉峪關

嘉峪關坐落在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與黑山之間的峪谷地帶、嘉峪山西麓的一個岩岡即嘉峪原上,距今嘉峪關市7公里。它東鄰酒泉,西接玉門,北近金塔,南靠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它因建在嘉峪山上而得名。

嘉峪關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的軍事要塞,又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去取經,元代時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前往元大都,
都經過這一帶。著名的古代絲綢之路即從嘉峪關附近通過。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他為了防禦蒙古、女真等遊牧民族的搔擾,曾採納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對長城的修築更為積極,把它的西部一直延伸到了祁連山腳下的嘉峪關一帶。他命馮勝大將軍在這一帶選址建關。馮勝大將軍于洪武五年(1372年),遍察河西各地,選祁連山與黑山之間的嘉峪山西麓建嘉峪關城。選擇此處建關,主要是考慮到:關外地域遼闊,宜設戰場;內近水源,便於人馬飲水;扼住咽喉,易守難攻;佔據要道,控制交通;居高臨下,且利隱蔽;便於观望,掌握敵情;毗鄰綠洲,後勤供應有保障。
嘉峪關的修建從明洪武五年一直到嘉靖十八年(1372~1539年),斷斷續續經過了168年,歷經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築土城。《重修肅州新志》載:“明初宋熙公馮勝略定河西……,以此關為限,遂為西北極邊,築以土城,周二百二十丈,高二丈餘,闊厚丈餘,址倚關坡不能鑿池。”在實地勘察中看到,內城城牆6米以下是黃土夯築,顯然就是當年築的土城。

第二階段,修建關樓。明弘治八年(1495年),兵備道李端澄主持修建了雄偉壯麗的嘉峪關關樓,它坐落于關西羅城“嘉峪關門”頂上,長達200余米的磚包羅城也是該時期所修建。清同治年間,關樓毀於兵火,左宗棠大將軍重修,並親自題寫“天下第一雄關”六個大字,刻成匾額,懸于關樓之上。在本世紀30年代,關樓再度毀於兵火,匾額丟失,近代又行重修,恢復了當年的雄姿。

第三階段,修東西二樓及附屬建築。明正德元年(1506年)八月,李端澄又按照先年所築關樓式樣、規格,監修起內城東西二樓,次年二月落成。同時修建了官廳、夷廠、倉庫等附屬建築。

第四階段,加固關城,修築附近長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尚書瞿鑾來西北視察防務,見嘉峪關只有區區小城一座,而且年久失修,防務極為單薄,很快決定加築城牆,修築關城兩翼邊牆(即長城)。

嘉峪關關城由外城(包括羅城)、內城、甕城、城壕等部分所組成。

(1)外城。西面有一道200余米的磚包砌牆,近似“凸”形,稱為羅城,使關城成為重城。羅城城牆與內城同高,頂寬4米餘,外側有垛牆,內側設宇牆,城垛之上整齊地排列著?望孔、射擊孔。羅城正中開西門,門頂上寫“嘉峪關”三字,為關之正門。南側有一斜坡馬道,可直達城頂,直登關樓。南北兩端各建一箭樓,與南北兩面的外城土牆相接。外城土牆為黃土夯築,將東南北三面連接在一起,在東北角上開一閘門,叫做“東閘門”。外城總長1 200余米。

(2)內城。城牆周長640米,其中東城牆長154米,西城牆長166米,南北城牆各長160米,占地面積2.5萬餘平方米,西面寬,東面窄,略呈梯形,為黃土夯築和土坯加沙牆。城牆高9米,底寬6.6米,頂寬2米,收分明顯。外側有分佈均勻、高大堅固的垛牆,高1.7米,用磚包砌。西面城牆上設有燈槽,供夜間士卒放置燈火用。燈槽下麵設有斜坡式射擊孔,供士卒禦敵時向城下射擊用。每個垛牆上都設有?望孔一個,供士卒觀察城外敵情用。內城牆內側設宇牆。內城東西兩側各開一門,東門曰“光華門”,西門曰“柔遠門”,磚砌拱券門洞。

(3)甕城。內城東西二門外,有東西兩座甕城回護,對內城起進一步保護作用。甕城是夯土牆身,東甕城門向南開,上刻“朝宗”二字,西甕城門也向南開,上刻“會極”二字。其上均建小型閣樓。

(4)城壕。緊靠外城牆周圍2米處原有一道壕溝,由於多年風沙侵蝕,多處已看不清,唯有南北城牆外還可明顯地看到。溝外有土堰、溝壕以保護城牆,在當時戰爭情況下,有此障礙,敵人是難於接近關城的。
嘉峪關城內有城,城外有壕,雙重城廓,其形如龜,形成了重城並守之勢,構成了堅固的堡壘。

嘉峪關黃土夯築的城牆之上,建有高大的城樓和小巧玲瓏的閣樓、角樓、敵樓和閘門樓,稱得上樓閣林立,氣勢壯觀,巍然挺拔,堅固雄偉。當年作為一個關隘,聳立于廣漠之中,威武非常。

內城東西二門北側,原豎立整齊排列的拴馬樁(現遺跡還能辨認),供守城將士拴馬用。拴馬樁旁各有門樓一座,從馬道門進去,有斜坡寬闊馬道,馬道下有一照壁,從東西兩條馬道上到寬闊的東西兩個平臺上,周圍有磚砌女兒牆環繞,平臺為磚砌,約500平方米。東西兩座關樓分別坐落于“光華門”和“柔遠門”兩門頂之上,相峙而立。關樓高為17米,磚木結構,建築形式也完全相同,均為三層三簷三滴水歇山頂式,面寬三間,進深兩間,周圍有廊,樓上雕樑畫棟,彩畫耀眼,斗拱重疊,簷翼起翹。東西兩邊開門。二三樓四周有回廊。樓頂為歇山頂式,脊頂裝獸形瓦,綠色琉璃瓦蓋頂,光彩奪目,美觀大方。

內城城牆四角均有向外凸出的夯土角台,臺上各建有一座磚砌角樓,單間二層式。樓頂為平台,周圍建有磚砌垛口,形如碉堡,向內開磚砌拱券小門,另三面開窗,從樓內木梯可登上平臺。南北城牆中段各有突出的敵臺,敵臺上各建有敵樓一座,一層三間式帶前廊,與左右城牆相通,門向城內開,為放置兵器和代班軍士休息之所。東西甕城之上,各建有閣樓一座,單層三間帶通廊。

東閘門北的高坡上有一墩台,斜角與長城連接,叫做東閘門墩,為夾沙黃土夯築。

在緊靠外城牆南部,內外連在一起,建有兩個墩台,一稱南墩,一稱旗墩。據《重修肅州新志》記載:“二墩距離城(指酒泉)七十裏。”

南墩與外城牆相接,基本呈方錐體,是縅望墩台,與外城牆土質相同,為黃土和沙石混合夯築,應是與外城牆同時築於明嘉靖年間。

旗墩緊靠外城牆內側,呈長方形,黃土夯築,為關城豎幡旗而修,故稱旗墩。旗墩是明洪武初年築土城時所修。

嘉峪關城地勢天成,建築得法,既美觀又結實,關城之內,明清以來有許多附屬建築,現所存無幾,僅有遊擊將軍府、官井、文昌閣、關帝廟牌樓、戲臺等。

(1)遊擊將軍府。在內城內,靠近北牆,明朝修建,坐北向南,兩院三廳,磚木結構懸山頂。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構築精細。從明到清,歷任遊擊將軍均在此駐勤。

(2)官井。 在內城中心略偏西北,是明代在此建關時所開,供駐守關內官兵及軍馬飲水之用。井上裝有轆轤一架,上蓋木制四角四柱彩繪井亭一座。

(3)文昌閣。又稱文昌殿,在嘉峪關外城內的廣場中,位於東甕城西15米處,坐東向西,為明代所建,清道光二年(1822年)重修。文昌閣為長方形樓閣,占地面積約130平方米,用大型石條襯底,兩層兩簷歇山頂式。整個樓閣雕樑畫棟,五彩繽紛, 登臨樓閣,舉目東眺,關內景物盡收眼底。

(4)關帝廟牌樓。在嘉峪關東甕城外約1米處,坐北向南。早在建關之初,曾在關城內建有玄帝廟。明正德元年(1506年),將內城中的玄帝廟移到現在的位置,改稱“關帝廟”。從明代到清代曾多次維修和修建,現僅存牌樓一座。牌樓為木結構,上蓋綠色琉璃瓦,起脊裝脊獸,牌樓精雕細刻,裝飾精巧,色澤協調,古色古香。

(5)戲臺。關帝廟對面有戲樓一座,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修。坐南向北,與關帝廟門正相對,三間式,進深兩間,東西兩面牆上有彩畫各一幅。戲臺內屏風及木門上、頂棚上均繪有彩色畫面,台前頂立兩根紅漆木柱。東西兩側有磚砌扇面屏風。

嘉峪關並非只有區區關城一座而孤立無援,它與附近的長城、城台、堡城、烽燧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工程體系。
為了保證關城的安全,南起討賴河北岸,北到石關峽附近黑山之巔,南北與關相連,築起一道高6米、底寬4米餘、上寬1米、設有宇牆的高大長城——西長城。西長城成了祁連、黑山兩山峽谷之屏障。為使關城防禦更堅固,在西長城外側,與長城近似平行挖了一道寬約10米、深約4米的壕溝,稱為外壕,使西來之敵騎無法逾越。為了更好地阻擋企圖從石關峽口內犯的敵人,在西長城外,從石關峽南側的山頭上開始修了一道城牆,從山上陡跌而下與西長城攔腰相連,封鎖了石關峽口。

關東北一帶空曠無阻,為加強防禦,從石關峽口南側的長城起墩起,與西長城呈“T”形,又修了一道長城,跨過戈壁,折向東北,越過野麻灣,繼續向東北伸展為東長城,與新城兒到酒泉縣界下古城的北長城相接。這兩段長城成為關東北的重要防線。

關城東西向東北延伸的長城百餘裏,城牆之上約每五裏設一城台,並派兵戍守,保衛長城沿線的安全,使關城的防禦更加嚴密。
關城四周,長城內外百十裏範圍內,修築了許多城堡,與關城共同執行防禦任務,互為呼應。關南有紅泉堡、卯來泉堡、塔兒灣堡,守衛南山和文殊山諸口;關東北有新城堡、野麻灣堡和十營莊子,把守北山一帶山口;關西有雙井子堡(也叫木蘭城),為出關第一防站,是嘉峪關的前哨陣地;關北有石關峽堡和黃草營盤,把守峽口;關東有安遠寨,保證嘉峪關到肅州通路的安全。

此外,嘉峪關東、西、南、北有四路墩台,共數十座,用於傳遞軍情資訊,組成了強有力的通訊網絡。據《重修肅州新志》雲:“嘉峪關所管腹裏沿邊境外墩台三十九座。”“新城堡所管複裏沿邊墩台一十八座,境外墩台一十三座。”“卯來泉所管墩台一十一座。”如今嘉峪關早已失去了防禦作用,成為旅遊勝地。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