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石柱西沱鎮民居》 Dwellings at Xituo Town in Shizhu

石柱西沱鎮民居

西沱鎮位於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北長江南岸的緩坡上,與忠縣石寶寨隔江相望。其主要街道雲梯街存有明清時期的寺院、民居等古建築,是重慶的歷史文化名鎮。

雲梯街佈局奇特,一反長江沿岸城鎮街道順江而建的傳統,由江邊沿山脊蜿蜒而上直抵山頂,形成一條古樸、厚重的石階梯街道。該街道長約2.5公里,共有一百一十三個階梯段,一千一百二十四級石階梯,現分為新華街(上段)、和平街(中段)、勝利街(下段)。此街形似巨龍,由山頂盤旋而下,又宛如登天雲梯,故稱“雲梯街”。街道寬約5~7米,兩旁多為前店後宅式建築格局,重慶地區典型古民居建築群的下鹽店、典型祠廟建築形式的明代建築禹王宮、永成商號以及各具特色的民亭、關廟、紫雲宮、南城等古建築群沿街修建,具有很濃厚的文化氛圍。雲梯街有兩座看似普通的小橋,但它卻是整條雲梯街的靈魂。這兩座橋是清代所建,以作“巨龍”的眼睛,取名“龍眼橋”,即南、北龍眼橋,有畫龍點睛之妙。倘若雲梯街少了這兩座橋,下山巨龍的象徵意義就不復存在了。

雲梯街古建築群的佈局和造型也頗具特色,將江南傳統建築與土家族吊腳樓相結合,在具有重慶地區典型的坡地環境上,因地制宜,和諧佈局,創造了風格獨特的“一通天”、“隨台拖廂”、“順坡拖簷”等建築樣式;又吸取江南園林富有變化、善於因借的手法,成功地創造了“春華秋實”式的佈局形式。這樣,雲梯街既具有陽剛之美,又含有陰柔之意,獨具特色。

此地民居利用中國傳統四合院落形式,結合地形,把宗法思想、地形、生活功能、氣候等各種需要綜合起來解決,作成層層疊疊的院落。房子利用當地盛產的材木,正、背面均為隔扇或木板壁,底層為走道,二樓為有欄杆的轉樓(裏面四周可轉通,走路不濕腳),由下而上一層層轉通到最後一層。由下向上看去,通過重重過廳,透過“一道道天”(當地稱一個天井為“一道天”)直到最高一層高大的正堂屋,顯得異常高朗,充分體現了人們情緒上的轉變和過渡。這種建築形式稱為“一通天”。

這一帶的民居,隨山勢的高低、凹凸,將一瀑、一石、一木與建築自然融合為一體。作為活動的主人,盡得自然之美,雄偉的山川盡收眼底,充分利用了大自然提供的空間環境要素:黃桷樹、沙灘、長江帆影、煙雨輕風、晴巒縱秀、清溪急瀑……,完全不似江南園林,而是“江幹湖畔,深柳疏蘆之際,略成小築,足征大觀”。“春華秋實”就是一例。它臨街開門(面西);過前院,上到一由院牆隔開的小院,正堂屋(主體建築,面向江西)坐落其上(是整個建築群的最高位置,所謂“一通天”式),背靠岩壁,顯其嚴肅;廚房、廁所等輔助建築在東北角,隨著一轉,一溪流穿過兩層臺地,臨絕壁跌落而下,這兩層不同形式、不同高差之臺地佈置了兩重花園,上為果樹;越過矮牆到了較低的第二臺地,修竹斜影露出一個六角形小亭(叫修竹亭),小亭貼在一堵粉壁封火牆上,右邊為2米高的磚花窗牆,透過磚花窗,遠處長江隱約可見,時時傳來滔滔的江水之聲;一過小石門,下陡梯,隨地形聳起一座讀書和接待嘉賓的樓房,面向江心,空間豁然開朗,坐在樓前小院邊上的石凳上,可眺望遠處長江飛流輕舟,腳下為絕壁,重重綠樹點綴飛簷、粉牆,溪水白瀑迴響,從旁邊的矮牆腳下噴出,幽靜、雅致。這組建築具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之氣概。

這裏的建築營造善於利用那些“十分窄狹”、“不好用的地形”,以追求與自然的和諧。岩石跌落高差7~8米到20~30米,其上每塊臺地寬都在10米之內,這樣的地方似乎是無法建造建築物,但民間匠師不但不破壞原有地形,而且不貼壁而建,留出2~3米寬街道、小巷,房屋、院落隨地勢,“隨台拖廂”、“順坡拖簷”而下,岩上濃密的黃桷樹成了天然街(巷)和院落(天井)的頂蓋,石壁涼爽的表面,濃蔭綠蓋遮住了炎熱的烈日和四周的噪音,使這些小街(巷)、天井特別幽靜、涼爽,背面是青山,吊腳樓下是淼淼長江,與自然結合得甚是美妙。

組織空間是營造的重要內容。此地沿江一帶的民居,打破了死板的四合院格局,充分發揮了自然地勢的特點,靈活、多變地組織空間;較大的院落,往往圍繞“一通天”而建,其他房間、院落組成的空間,或對稱、或左、或右、或下;有的主要建築垂直等高線(街、巷平行等高線),有的平行等高線(街、巷垂直高等線);在剖面上,房屋或錯落,或懸挑,或用臺階分割一個空間,或一牆、一樹叢分割空間等等,手法多樣;有趣的是,由於院落跌落垂直等高線,常常造成扁長方形天井,為了打破這種扁長方形空間,在天井之中用一敞廊將天井分割為兩個似隔非隔的空間,或者在天井中用一狹長頂蓋分割,若天井小,則有全蓋的,這兩種當地謂之“亭子天井”,可進光,而不進雨。有時,一個院子裏,在一組建築中,這些“亭子天井”和那種開敞的天井對應,迴響著豐富的空間詩意。

這些多樣的空間處理,有方向上的變化,有開、合的變化,有靜、動的變化,有形體的變化,有嚴謹也有自由的變化……。溪水、跌瀑像白練裝飾著這些在青石、綠樹中的院落,或順陡坡岩石緩緩而下,或騰躍跌落,這裏的民居除了利用它排水外,還用它穿林過石,或在宅旁流過,或穿過住宅,或在前院中造成水池,由正門牆上的飾獸嘴中流出。在地盤較寬裕的地方,則在院落前或院側造一水塘,仲夏之時蛙聲、稻香、粉牆、倒影分外明媚。不僅如此,居民們還巧妙地利用各種樹種,美化他們的環境。門前合抱的黃桷樹爬壁而生向外懸挑,前院種有芭蕉、棕櫚、桂樹等,屋院周圍環繞著松柏、桉樹,使民居生氣盎然。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