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卑南人民居》 Dwellings of the Beinans

卑南人分佈在台東沖積平原上,是該地區漢化程度最深、文化最複雜的一個群體,其人口很少。日據時期,卑南人與魯凱人同被歸於排灣人中。

在卑南人的傳統社會裏,長女繼承家屋與財產。卑南人不論凶死還是善死均行室內葬,但凶死葬後要棄舊屋建新屋。

卑南人的聚落形式目前只找到一個案例,而且僅限於文字說明,即這批卑南人在遷入南王村之前所居住的村落。此聚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平面為一橢圓形,南北長,東西窄,四周圍以竹林,留有五門(東、西、南、北及西南各一門),內部分為兩部分。因此聚落地處平原,惟有靠人工種植規整的木林作為防禦之用,這是卑南人與其他群體聚落不同的地方。聚落內有六個會所,一個面南,其餘皆面東。1929年該聚落遷移至南王村。

南王村平面呈方形,橫貫村落的公路將其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南部之南端、北部之北端的入口處設有會所。北部北入口處除建有會所外還建有氏族的祖屋。全村落的教育訓練場與祭儀所都設在北門外。南部南入口處除建有會所外也建有氏族祖屋,而且在南部北邊臨公路之旁還建有一會所。到了1958~1959年各會所都被廢棄,現今聳立於公路旁的兩個會所是1964~1965年所重建的。

《臺灣省通志》在描繪卑南人的家屋時說:“大多仍為茅頂竹壁,長方地基之家屋。屋頂為兩坡式,一棟二中梁,一邊梁。正棟下有中柱支持,為全屋中心,梁與柱之拉合處以藤皮結縛之。每一家屋在前後開二門,門之左右側開窗,以吊板為窗戶。前左方地上為三石灶,灶上掛火棚。緣四周牆壁上為編床,床前兩根中柱有祖先雕像,尤以棟樑下之支柱為最重要,稱lulak,左後牆腳有木板砌成之穀倉,其周圍放置農具與杵臼等,為家中最神聖地方。”由此描述可知,兩根祖先雕刻的中柱、矩形平面、三石火爐為其民居的特徵。20世紀30年代千千岩氏對太麻裏社卑南人民居進行了測繪,其平面明顯地顯示出此特徵,內部及門柱上各有兩根祖先木雕,屋前有三塊石刻,屋內中央有祭祀用祭壇,左側臥床台旁側壁設有獸骨架。

祖屋即祀奉祖靈的小屋,是卑南人最具特徵的公共建築之一,最初它與一般家屋是不分的,人可以住在裏面,甚至在內煮食進餐。凡共同祀奉一個祖先的人形成一團體,每個團體又有各自特定的名字,每個人多依自己母親方面的祖先選擇自己的祀奉物件。

關於祖屋的建築情形,衛惠林、陳奇祿、何廷瑞三位先生曾于1954年對南王村北村落的祖屋進行了調查和測繪。1980年,山地文化園區工作小組對南、北村落的祖屋又進行了調查與測繪。從山地文化園區工作小組1980年測繪的南、北兩祖屋的情形看,面積都相當小,一為3米×3米,一為2.4米×2.6米,材料已用塑膠浪板、水泥瓦以及編戶泥牆,室內陳設簡單。《臺灣省通志》也對南王村的祖屋描述道:“必向東而建,正面、背面均開一門。正面壁上開有一窗戶,在入口之右邊;祭時開放之,以迎神靈之來臨。此一神靈入口窗之下,在壁內一邊設有薦台一座,其一半伸出壁外,即獵祭時獵獲獸肉而加以解剖的地方;在至內一半為真正供祭品之薦台,薦神之酒飯檳榔等物均置於其上。薦臺上之屋蓋內,插上稻收穫祭時初割新粟,並吊懸鹿之下顎骨。……此處似系穀神之神位,薦台旁植槍一把及漏斗形竹叉架一根,似系敵首祭之法物。架下地上放置稻收穫祭時所用之竹籠,古昔所用之木質鍬及釀祭酒之古陶壺等。祭屋後部有穀倉,其位置恰與薦台斜對,司祭家之新粟收入於此。”文中還提到只有本社祖屋集中建於一處,在卑南、利佳等處則分佈在各世系群宗家之鄰近。

另外還有一種祖屋,《臺灣省通志》記載說:“另有一種女巫靈屋規模更小,只有四根之柱,上部有編床,茅草蓋頂無牆,此與母系世系群無關,為女巫死後,由其門徒為之建立。”山地文化園區工作小組在1980年亦曾調查過一女巫的祖屋,顯然這些屋子是女巫自己的臥房,屋內尚有一個角落放了些道具供祭祀作法用。總之,這種祖屋與祭祀團的祖屋無關,也沒有像祖屋那樣有特別的名稱。

除了祖屋之外,卑南人的公共性建築還有會所,會所有青年會所和少年會所之分。青年會所與少年會所有時分開設立,有時合併成一個會所。一般青年會所為長方形平面,而少年會所為高架幹欄式圓形建築。

衛惠林及佐山所測的青年會所,其形狀多為三邊床台,中圍一火爐,南邊開敞。衛惠林在描述青年會所時說:“泥地、竹牆、茅頂,高約2.5米,東南向,闊0.57米,深5.3米。靠左壁中間有火爐,木框形態及大小與少年會所中之火爐同。爐之前後有床。室之右方有大床。……屋前有庭,庭之左前角為小便之處,正中最前面有獸肉放置架,右前角為獵獲物分割處。”

至於少年會所的情形,衛惠林在測繪南王村少年會所後這樣說:“少年會所作幹欄式,即所謂樁上建築。南王村南北兩部各有一所,構造相同,茲以北方之一所為例,記其大小形態。全部以竹材建造,縛紮至為堅牢。台略作圓形,徑11米,高約兩人,以竹梯上下,入口在台之中心偏東南。臺上之中心以竹籬環圍作室,于東南留一出入口。室亦作圓形,徑7米,故室之四周為沿廊,但無欄杆環圍。室內之中心有火爐,以木為框,方形,其一邊長2.2米。爐之四周為入會者睡床,爐與床各相去0.7米,室上冠以茅頂。”

根據目前收集到的資料推測,少年會所有不同的形式,其情形如下:材料可用竹、藤、木材、茅草、瓦、鐵皮;高臺平面形狀有圓的和方的;牆與兩坡頂部分、半圓頂部分的竹編有不同的形式;高度、大小亦有差別。

少年會所在山地建築中除了泰雅人的眺望台外,大約是架得最高的了,足足有3~4米,要藉長梯或竹柱攀登上去。其支撐結構和內方外圓的形式很有特點,以南王村北村落為例,內方九柱,外圓兩圈分別有二十三根(其中一根省略,以梯代替)及十六根柱,另加上雙根竹竿的斜撐十二組。這樣的結構相當牢固,甚至達到浪費的地步。我們還發現,內方的支撐還有劃分室內空間的功能,而內圈的支撐即為房屋外牆的小柱,斜撐上段正好當作屋頂的梁材。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