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松江清真寺》  The Mosque in Songjiang

松江清真寺又稱真教寺、禮拜寺,是上海市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建築。寺內完整地保存了元、明、清及民國各時期的伊斯蘭教建築類型和寺墓合一的傳統格局,不失為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伊斯蘭教史和上海地方史的珍貴實物資料。

松江清真寺位於松江區松江鎮缸甏行,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其中寺院建築占地面積2267平方米,墓園占地面積2733平方米。寺的大門北向,前列照壁,入內有照牆。繞過照牆,在石甬道西側牆下築有達魯花赤墓。甬道上設有二門,過二門,東側龍牆蜿蜒,西側則是明代邦克樓(又稱宣禮樓、呼喚樓)。進邦克樓大門,是由邦克樓、禮拜殿和南、北講經堂組成的四合庭院。禮拜殿沿東西軸線與川廊、窯殿連為一體,內部形成一個很大的禮拜空間。窯殿旁還有兩段建于明初的圍牆,堪稱松江最古老的圍牆,十分難得。全寺在修復前房屋建築面積為578平方米。清真寺的東部和南部是歷代松江穆斯林的墓園,俗稱回回墳。

松江清真寺始建於元至正年間,據寺內現存的碑石題記及清康熙年間《松江府志》記載,松江清真寺“曆前明以來修葺嚴整”,經明、清兩代,史載修繕活動共有十次。明初的修繕,據方志記載為朝廷敕修,它奠定了松江清真寺的基礎。寺內最古的建築──元代窯殿南、北兩側的披屋及左右前後的圍牆均為此期間修建。此外,現存禮拜殿的金柱柱礎,沿襲了宋、元以來的素覆盆形制,也應是敕修清真寺時新建禮拜殿的原物。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寺內新建邦克樓。明萬曆十年(1582年),“少宗伯馬公捐金,蓋廨舍三間”,此“廨舍三間”即是現存的木構禮拜殿。從禮拜殿金柱柱徑與柱礎石直徑不相吻合的現象推斷,現存禮拜殿是建于明初禮拜殿的舊基之上。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時的修繕範圍較大,古寺因此而“煥然”,從窯殿的粉飾層以及禮拜殿外廊部分的柱礎形制可窺其一斑。根據原水房、教長室的法式特徵推斷,康熙十六年的修繕活動可能還包括在明代廢墟上重建水房和教長室。到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松江清真寺“牆垣坍廢”,當地穆斯林又捐資進行了一次大修。清同治九年(1870年),因戰爭松江清真寺“有所損毀”,因而又有修繕。其後,先後重建了南、北講經堂。民國年間,古寺的修葺活動仍時有繼續,1919年新建了照牆,此後還在南講經堂西側修建了雜房,以及在窯殿與水房的夾弄內新甃水井一口。松江清真寺的建築,尤以窯殿、邦克樓和禮拜殿為其精華。

窯殿始建於元代,是寺內最古老的建築,純為磚結構,平面方形,南、北、東三面辟有拱形門洞,南、北兩側拱門外築有披屋,建築面積48平方米。窯殿的頂部為重簷十字龍吻脊,採用了透空花筒做法,玲瓏剔透。翼角的起翹部分無角梁結構,為水戧發戧做法。上下簷之間的四周壁面,原繪有山水、花草題材的壁畫。牆體採用空鬥砌法,均有明顯收分。窯殿內部是球拱穹窿頂,頂下四角的疊澀磚以菱角牙子間砌,形式與杭州鳳凰寺元代所建窯殿的內部結構如出一轍。松江清真寺窯殿把我國建築與阿拉伯建築的風格融為一體,實為罕見。

邦克樓位於窯殿東側,建於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也是磚構,體量略小於窯殿,形制相仿,建築面積12平方米,外觀也是重簷十字脊,內部卻是尖拱穹窿頂,較窯殿的球拱穹窿頂顯得活潑輕快。邦克樓的細部結構工整柔和,仿木構件如斗栱、額枋、垂蓮柱、雀替、椽子等無不維妙維肖。

禮拜殿在窯殿和邦克樓的中間,與窯殿相毗連。它是寺內規模最大的建築,面闊三間,建築面積130平方米,其形制為松江地區典型的明代廳堂式。殿內梁架上保存的明代蘇式彩畫至今仍依稀可辨,彩畫圖案有仙鶴、花卉及由阿拉伯文字組成的幾何形紋飾,頗具伊斯蘭教的裝飾藝術特色,是研究伊斯蘭教建築藝術的寶貴實物資料。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