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通道坪坦回龍橋》
*《乳源瑤族民居》
*【照片】龍勝平安寨廖宅
*《侾黎民居》
*【照片】喀什新勝路土魯木它巷23號剖視
*《遼陽東京陵》
*【照片】回族建築─某民居正房通道後院半地下道入口
*《札囊囊色林莊園》
*《唐華清宮遺址》
*【照片】拉薩布達拉宮白宮入口臺階及木梯
*【照片】拉薩布達拉宮白宮西日光殿內達賴寶座
*【照片】甯安望江樓
*《山海關》
*【照片】紅山文化壇、廟、塚祭祀建築遺址─牛河梁Z2和E3積石塚遠景
*【照片】上海石庫門棉陽里民居石庫門
《遼陽東京城》  Dongjing City in Liaoyang

東京城又稱新城,是後金政權的建立者、清太祖努爾哈赤佔據遼東地區後所建的都城,位於遼陽市郊區東京鄉新城村,前臨太子河,後臨丘陵,建于後金天命六年(1621年),天命七年(1622年)完工,天命十年(1625年)遷都瀋陽後只留將士駐守,至清末廢止。

此城以太子河北岸一個自然崗地為中心環建而成。城牆底為石砌,上部以磚包砌,內填夯土,夯土中夾有碎石等。城牆底寬10~18米,北牆長970米,南牆長975米,西牆長945米,東牆長924米。每面城牆設兩個門,各個城門的券洞內外兩側都有石質門額,外向者為滿文,內向者為漢文。城門採用甕城結構,城門上方設有門樓。八個城門今僅存位於南牆的天祐門,門為券洞式結構,券洞長21米、寬17米、高9米,門高4.55米、寬4.4米。

城內有一隆起的山包,乃是人工夯土台,其上建築址即八角殿遺址,現地表仍有柱礎石多塊,並有六邊形綠釉磚,邊長18~21釐米,應是鋪地所用。還發現黃、綠兩色琉璃筒瓦、瓦當,瓦當紋飾為番蓮花。皇宮居住區在八角殿西側100米處的全城制高點上,台址高約7米,平面為16米×16米,夯築而成,台的外側尚有一道圍牆。

所有上述特點在興建瀋陽故宮時都得到發揚和創新,同時,新城的建立已突破赫圖阿拉城佈局上的傳統風格,而首次將皇室居住區與皇帝坐朝辦公區分開,對琉璃件也是首次使用,紋飾規矩,並採用了龍鳳花紋。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