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嘉定王狀元府》
*【照片】通道坪坦某宅剖面
*【照片】敦煌莫高窟第217窟盛唐壁畫中的寺院
*【照片】孝感民居
*【照片】合川尖山節孝牌坊局部
*《固原宋家巷民居》
*《富川平地瑤陽樓》
*【照片】德慶悅城龍母祖廟石雕柱
*【照片】東莞可園前庭及蓮池
*《普米族民居》
*【照片】靖西十二道門炮臺巷道
*【照片】社旗山陝會館鐵旗杆
*【照片】樂安流坑旌表節孝坊─下枋和下花枋裝飾
*【照片】開封朱仙鎮清真寺大拜殿卷棚
*【照片】汩羅屈子祠
《農安哈拉海某宅》  A house st Halahai in Nong^an

吉林的堿土分佈較廣,包括雙遼、洮南、白城、農安等地,和遼寧及黑龍江的鹽鹼地相連,形成長約千餘裏的堿土平原。這些地區樹木生長較少,當地居民建房都就地取用堿土建造。堿土本身顆粒細膩,不吸收水分且強度大,取用方便且經濟,同時這種平頂的堿土房能大大減少強風對屋頂的損壞,因此,平頂的堿土房在這些區域中比比皆是,形成鮮明的區域風格。

位於農安縣哈拉海鎮的這座民居,院落占地較大,正房為七間,西側設廂房,東側有雞舍、豬圈和馬廄,大門設在南向的正中。房屋的土坯牆內設有木柱,以木柱和梁柁作為受力結構,一般的堿土房只能使用二三十年,而這座民居已使用了六十多年。房屋的屋頂部分在大柁上設小瓜柱,小瓜柱上架檁子,檁子到屋面的逐層做法是:葦巴兩層,穀草和稻草15釐米厚,普通土(俗稱笨土)20釐米厚,抹堿土兩層約5釐米厚。這種屋面保暖性能好,木料消耗少,不漏雨,而且維護也很方便,一般每到春季加抹一層堿土。煙囪直接建在屋面上,用堿土做成小土墩,同屋面成為一體,很有特色。室內在檁子的下麵拉秫秸杆,上面裱糊棚紙,所有的房間內部平面尺寸都是3.3米×6米左右。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