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照片】塔爾寺總平面
*【照片】泉州天后宮山門
*【照片】長沙嶽麓書院
*【照片】樂安流坑武當閣外觀
*《錦屏銅鼓山城》
*【照片】大理崇聖寺三塔南塔
*【照片】開封朱仙鎮清真寺大門
*【照片】蘇州萬壽宮牌坊
*【照片】歙縣竹山書院入口
*【照片】貴德文廟大成殿
*《瑤族建築-糧倉》
*《龍海白礁慈濟宮》
*【照片】三江馬胖鼓樓
*【照片】公主嶺廿家子郭宅玉成堂磚雕
*【照片】樂安流坑武當閣玄武殿樓層立面
《公主嶺廿家子郭宅》  Family Guo^s house at Nianjiazi in Gongzhuling

該宅位於公主嶺市廿家子鎮,占地約1.3萬平方米,有房屋六十多間,而且所有房屋都建在石台基上,距今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該宅是清朝文舉人郭興武及其兄弟三人的府宅,由玉成堂、玉滿堂、玉真堂三套院落組成,每套院落又由正房和廂房組成典型的北方漢族傳統的三合院,其中玉成堂規模最大,還建有兩個配房。三套院落成反“L”形組合,外面是高4米的磚砌圍牆,每個凸角處均設有炮臺,在院落北部有一個小型的私家花園。整個院落規模宏大,
氣勢雄偉,大量運用磚雕作裝飾,“枕頭花”、“腰花”和“山墜”雕刻精美,圖案各異。今僅存玉成堂的正房和兩座內院廂房以及西側的配房。

玉成堂正房為五間,台基上原有2米寬的木制雨搭,現已無存。由於氣候等原因,吉林市一帶的民居瓦屋面多採用仰瓦屋面,而這裏則全部採用合瓦壟,並用一條筒瓦收邊。現存各房均採用五檁木構架體系,材料斷面較大,正房、廂房的吊頂用木板拼成,呈折線形式。正房、廂房山牆部分沿窗臺的高度在牆體內砌有巨型青條石板,同腳子牆的迎風石相接,其長度、厚度隨建築物的進深大小而變化,這一構造措施使山牆部分在二百餘年中雖經歷多次地震的襲擾而沒有開裂。牆體採用“內生外熟”的砌築方法,即牆外側用青磚,內側用磚坯砌築,既經濟又能達到好的保溫效果。室內採用暖地面和火炕相結合的取暖方式。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