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北京故宮三大殿》  Three major halls of imperial place in Beijing
‧所屬專欄= 熱門古蹟景點

在紫禁城裏,雄居於三台之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通稱三大殿。三殿之首的太和殿是皇帝舉行大朝會、大慶、大典的場所。在明代,太和殿為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號稱九五之尊的大殿。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進行重建設計時,由於當時缺乏巨材,所以改為面闊十一間以縮短桁條跨度,又以拼攢組合的做法代替巨材,經過三百多年的考驗仍很堅固,堪稱建築技術史中奇跡之一。

太和殿的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是我國古代遺存下來建築面積最大的殿堂,通面闊約63.9米,通進深約37.2米,太和殿自身高度為26.92米,連同三台高35.05米。

太和殿的簷下斗栱均為鎦金斗栱,從外面看,下簷為單翹重昂七踩斗栱,上簷為單翹三昂九踩斗栱,杆件後尾除頭翹外均加長,向上挑起,使秤桿與金桁下的花台科搭交,這種斗栱雖然費工費料,但增強了簷步構架的穩定性,因而在清代建築中是一種特殊的斗栱,屬於斗栱中的最高等級形制。此外,太和殿裏的金柱額枋上施品字科斗栱承托上層構架,也是清代其他宮殿中罕見的形制。

太和殿的屋頂為重簷廡殿頂,瓦件的規格為三樣黃琉璃瓦,正脊與大吻又加大一號,大吻高一丈零五寸(實測3.4米),由十三塊構件拼成,於是成為清代最大的琉璃瓦件。簷角脊飾也超出清代規定的標準,簷脊上仙人之後除了一龍、二鳳、三獅子、四海馬、五天馬、六狻猊、七押魚、八獬豸、九鬥牛之外,最後破格增加了行什。

太和殿內正中設金漆寶座,寶座後設雕龍屏風,靠近寶座的六根柱子滿施雲龍。天花中心的藻井是故宮裏最大的藻井,其方井每邊長6.04米,周邊雕仰蓮,上施斗栱承托八角井。八角井是用十二根抹角枋鬥湊而成的,因而稱為鬥八藻井,其周邊形成許多菱形、三角形(又稱角蟬),雕龍鳳紋飾。方井上層是圓井,雕有蟠龍,口銜垂珠,與寶座上下相映。

中和殿是三臺上的第二座殿,為了發揮建築藝術的特色,避免與臨近建築雷同,中和殿的平面為正方形,縱橫均為五間,周圍回廊,單簷四角攢尖頂。為了使這座較矮小的方殿符合三大殿的藝術風格,除了須彌座、和璽彩畫、前後丹陛三出、金扉金鎖窗等的形制與前後大殿相同外,中和殿四面滿設門窗,以象徵四通八達,在屋頂上覆以銅質鐫花、鎦金的閃耀寶頂,以象徵天圓地方。從建築藝術角度來看,中和殿的形體雖與前後兩殿迥異,但由於藝術處理得當,取得了形式多樣但統一的藝術效果。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后,是前朝尾端的大殿,為了在藝術上避免虎頭蛇尾,又不能與太和殿等同,因而其面闊雖仍為九間,但進深很有考究。由於該殿是國宴和殿試的場所,為了便於使用,將殿內南部的內金柱減去,將前簷童柱落在天花梁上,為了減輕童柱傳到天花梁所形成的彎矩,將童柱外移一步架,於是上架前簷的挑尖梁為單步,後簷的挑尖梁為雙步。其兩山簷下增加一個假梁頭,因而從側立面看進深像五間但實為四間。保和殿為重簷歇山頂,以體現略低於太和殿一級的等級制度。

三大殿的宏偉壯麗與三台的襯托是分不開的。三台面積2.5萬平方米,是用三層須彌座相疊而成,逐層舒展,每層環繞白石欄杆,望柱頭雕著龍鳳雲紋飾,柱下伸挑圓雕的龍頭,作為輔助排水口,雨天千龍吐水,蔚為奇觀。三台的輪廓系依據三幢大殿的平面而予以相應的擴展,形成了工字形基台,又因天子殿前設丹墀的古制,需與工字形基台相連,於是基台形成土字形。

由於三台的重要性,必須采運巨大的石材雕制丹陛御路,以體現皇帝至高無上的威嚴。三台首層御路石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雕有九條巨龍,其間散點流雲,下端是海水江涯,周邊刻卷草紋飾,這塊巨石重達250噸。清乾隆年間修繕三台時,因無此巨材,於是把三台正面的首層御路改為三段拼接的做法,由於介面系沿雲紋凸凹處雕成曲線對接,嚴密合縫,因而不易看出拼接的縫隙。

三大殿自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後,雖然其規模依舊,但已飽經滄桑。太和殿在明代始建時稱奉天殿,中和殿稱華蓋殿,保和殿稱謹身殿,後迭經火災重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奉天曰皇極、華蓋為中極、謹身為建極。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三殿名稱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根據歷次重修、重建所遺存的原物和法式特徵的鑒定,保和殿為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的遺物,中和殿為明天啟七年(1627年)的遺物,太和殿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遺物。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