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北京天壇》  Temple of Heaven in Beijing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當時北京外城尚未修築,天壇位於城南郊,稱天地壇,是仿南京天地合祭的制度。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立四郊分祀的制度,在北郊另建地壇,天地壇隨之改名天壇。五百多年來,天壇在始建的基礎上陸續有所添建。

中國皇帝稱為“天子”,自漢以來“天子”即有歲首赴南郊祭天的禮儀,天壇就是專為“天子”祭天與祈豐收而設的場所,所以只能在皇帝的都城設立,祭祀的禮儀也是最隆重的。

天壇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祭祀建築群,有兩重牆垣環圍,外垣南北長1600米,東西寬1700米,內垣南北長1200米,東西寬1100米,將天壇分為內壇與外壇兩部分,均以西門為主要入口。天壇的主要建築建在內壇。

圜丘位於內壇東部偏南,是漢白玉石砌成的三層圓形石壇。據明代文獻記載,第一層徑闊五丈九尺、高九尺,二層徑十一丈五尺,三層徑二十二丈,均高八尺一寸,壇面和壇腳用琉璃磚砌,四面為琉璃欄杆。據清代文獻記載,上層徑九丈、高五尺七寸,二層徑十五丈、高五尺二寸,三層徑二十一丈、高五尺,壇面和欄杆均用石制。這說明清代和明代的天壇有所不同,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為祭祀時拉帳幕陳祭器之需,以九五之數將壇擴展了。現存天壇的直徑與高度和清乾隆時的尺寸相近,但也不完全一致。

三層台的週邊有圓形內壝,四面各設壝門一座,柱及楣閾均以漢白玉石製成,清時曾有朱欞的門扉,壝外東南有燔柴爐、瘞坎及五座燎爐,還有望燈檯,臺上豎望燈杆。圓形內壝外又有方形外壝,壝四面各有一座欞星門。南門外建有具服台,東門外設有神庫、神廚、祭器庫、犧牲亭、井亭等。

方形壝牆北建有皇穹宇,初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原名泰神殿,後改稱皇穹宇,清乾隆年間曾大修。皇穹宇坐落在3米高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上,周圍環以漢白玉石欄杆。殿堂為圓形平面,八柱圓攢尖頂,上覆青琉璃瓦,室內正中設有下為須彌座的石台,臺上供奉上帝牌位。殿前東西各有配殿。這組建築周繞以圓形的圍牆,牆面平整光潔,聲音可沿內弧牆壁傳遞,俗稱回音壁。門設在正南方。

在圜丘和皇穹宇的北面砌有一段牆垣,將內壇又分為南北兩處。

祈年殿在牆垣以北,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大祀殿,用於合祭天地。其形制是十二楹,正中有石台,上設上帝皇祇神座。殿前有東西廡十二楹,正南為大祀門,有廊與殿相接通。殿后有庫六楹,稱為天庫,頂部覆黃琉璃瓦。明嘉靖九年(1530年)定天地分祀,二十四年(1545年)在原大祀殿原地重建三重簷圓形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有所改建,成為現在的形制,並稱祈年殿;光緒十二年(1886年)殿遭雷擊焚毀,後又按乾隆時建的式樣修復。

祈年殿建在高約6米、直徑90.9米的高臺上,台三層,漢白玉石砌築,稱為祈穀壇。殿立於台中心,平面為圓形,直徑24.5米,簷柱、金柱均為十二根,中心內金柱四根,三層簷,最上為圓攢尖頂。殿正中設一座白石台,須彌座上有護欄,東西各有一座低矮的長方台,祭祀時安放上帝及列聖神位。

祈年殿前東西各有廡房九間,正南設祈年門,門兩側以紅牆與廡房連結。在這組建築的外邊圍以矩形牆垣,灰磚牆身,綠琉璃瓦牆帽,所以也叫磚城,南、東、西、北各有一門。

南門外設丹陛橋,長360米,寬28米,通至圜丘北牆的成真門。橋的東側設有具服殿,是進行典禮時皇帝更衣盥洗的地方,祀前在臺上支搭帳幕。

北門外有皇乾殿,建在白石須彌座上,上帝及列聖神位平時存放在這裏。

東門外建有七十二間長廊,連結著神庫、神廚、祭器庫、宰牲亭、井亭等。

齋宮位於內壇主要入口西天門內,有兩重宮牆,各環繞一道深池,是一座戒備森嚴的城池。城池呈方形,邊長200米,外牆的內側為磚牆,外側為一百六十三間單坡頂的長廊,在東、南、北三面設宮門。齋宮正殿東向,面闊五間,以磚券結構支撐頂部,一般稱無梁殿。正殿後有一殿一卷的垂花門,門內為寢殿,另有典守房、糾儀房等附屬建築,外重宮牆東北角有一座鐘樓。

外壇設有神樂署和犧牲所。神樂署是教習樂舞的地方,犧牲所則是飼養祭祀用牲畜的場所。

天壇在總體佈局中把主要建築圜丘及祈年殿放在東側,形成一條南北向的主軸線,皇帝住宿的齋宮放在西側,表達了以天神為主的思想。但是齋宮又並非完全處於從屬的地位,它與圜丘、祈年殿形成鼎足三分的局勢。由於祭天與祈穀不是同時舉行,按這樣佈置,皇帝由齋宮去祭天或祈穀,可以不必穿行,從行走路線上考慮也是十分恰當的。

天壇的設計用了許多象徵的手法,如圓與方的交錯使用寓意“天圓地方”;祈年殿分別用柱子四根、十二根、二十四根來象徵季、月、時;圜丘的臺階、欄杆、鋪地石塊等都取一、三、五、七、九等奇數,奇數為陽,象徵與天的聯繫。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