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敦煌莫高窟》  Mogao Grottoes at Dunhuang
‧所屬專欄= 世界文化遺產

敦煌莫高窟

敦煌位於河西走廊的西端,是古代中西交通的樞紐,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莫高窟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開始創建,經過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一直到清代共十一個朝代不斷的興建,形成一處規模宏大的石窟群,成為佛教藝術的寶庫,到現在還保存著492個石窟。石窟內保存著4.5萬平方米壁畫和2 000多尊塑像。它是集壁畫、雕塑和建築為一體的天然藝術博物館,內涵十分豐富。

石窟建築形式

我國東漢時期四川地區盛行開鑿崖墓,作為死者安息的處所。開鑿石窟供奉佛像則是隨佛教俱來的習俗。新疆天山南麓沿絲綢之路一線,從喀什、拜城、庫車到吐魯番共有十餘處石窟約600多個洞窟。敦煌地接新疆,得風氣之先,從4世紀中葉開始建窟,1 000年中鑿造不斷,在現存的492個石窟中,小的僅可以容身,大的洞窟面積達270平方米。

莫高窟的石窟形式,雖然受到一定的外來影響,但從最早的石窟開始,到後來各朝代的石窟,揉合民族建築形式是石窟造型一貫的主流。在長期建窟的過程中,石窟形式豐富多樣,歸納起來,大略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中心塔柱式石窟。是莫高窟早期石窟的主要形式,其特點是石窟軸線的後部中心有方形塔柱直達窟頂,塔柱四面開龕造像,柱前有比較寬闊的堂,作為佛徒們瞻拜巡禮的處所,其上部有“人”形的屋頂,頂的前後坡面上塑出圓形的椽子,以及和椽相交的檁枋。莫高窟第254、251窟(北魏)還在“人”形屋頂兩端與山牆交接處安置了木質的鬥縅,窟中有的佛龕還塑出闕形建築。這種中心塔柱式石窟雖然淵源於印度石窟中的支提式(Chaitya)石窟,但是其內部的裝修形式已經中國化。

(2)禪窟。其特點是窟內開一龕或三龕,左右兩側壁開鑿若干小室以供禪僧坐禪之用。這種石窟形式的概念來源於印度一種稱為?珂羅式(Vihara)石窟,實際上就是僧房。莫高窟以第285窟最為典型,它是方型窟室,兩側壁下部各開四個小室,僅能容納一人坐禪。主室頂部鑿成四坡覆鬥形,鬥頂繪華蓋藻井,四角垂纓絡,覆鬥的四坡滿繪天空諸神靈、鬼怪及飛禽走獸之屬,奔騰飛揚,滿壁風動,壁畫色彩絢麗,十分引人注目,具有鮮明的民族藝術風格。

(3)佛龕覆鬥頂石窟。其主要特徵是,窟室為方形平面,後壁開龕,龕形隨朝代的不同而有顯著的變化,北朝多為圓券淺龕,隋代多雙層龕。初唐、盛唐多敞口深龕,中唐、晚唐則變為帳形龕。主室頂部為四坡覆鬥形,頂部有方形寶蓋,裝飾極為精細,色彩鮮明豔麗,四坡壁面畫經變圖,而以畫千佛為最多。

(4)佛殿式石窟。一般為大型石窟,主要特徵為大覆鬥頂下有一馬蹄形中心大佛壇,佛壇上置七至九尊大型塑像,佛壇主尊塑像的背後有大背屏直通至覆鬥頂的西坡,背屏上畫佛像身光、頭光以及菩提雙樹或其他繪畫,裝飾富麗,有類似一般寺院中的扇面牆,窟內平面佈局與一般寺院相似。此類窟形,起于莫高窟初、盛唐時的第205窟,而盛于晚唐及五代,如第16、196、98、61諸窟,洞窟規模宏大,蔚為壯觀。

莫高窟的石窟形式除以上四種典型形式之外,還有以塑造大涅?像和大佛像的涅?窟和大佛窟。它是根據不同的內容要求而發展演變出來的新的石窟形式,反映了開鑿石窟的意匠和技巧上的靈活性。

莫高窟現存的古建築

唐代莫高窟已有500餘窟龕,在崖面上已基本形成了目前石窟分佈的格局,南北1000多米,上下三四層。據記載,莫高窟當時是“前流長河,波映重閣”,洞窟之間“悉有虛欄通連”。就是說當時莫高窟石窟之間有曲折蜿蜒的棧道和高低錯落的樓閣,但是時過境遷,這些木構的窟簷和棧道均相繼損壞,所幸至今還保存著五座唐宋時代的窟簷。如建于晚唐末期第196窟的窟簷,僅存四根簷柱及部分梁枋構件。另外第427窟窟簷建于宋開寶三年(970年),第444窟窟簷建於開寶九年(976年),第431窟窟簷建于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第437窟窟簷殘破較甚,已無紀年可考,但與上述三座窟簷形制相同。宋初四座窟簷的規模尺度雖稍有差別,但結構、形式基本相似,都是三開間,四根簷柱,當心間開門,左右兩次間開直欞窗,所有的柱都作八邊形,柱上端無普拍枋,櫨斗直接置於柱上,鬥縅比例碩大,穩健雄麗。由於窟簷開間較小,柱間不用補間鋪作,柱下不設柱礎,直接立於地袱之上,袱下有懸挑出崖壁的“棧道梁”,梁間鋪設木板,即成為洞窟之間的棧道,棧道外側有臥棱欄杆。窟簷外觀形制古樸、壯實,其鬥柱與八邊形簷柱的規制與同期中原古建築的風格有一定差異,可能因為敦煌地處西陲,故還保存著較古老的建築風格和技術。窟簷內外原來都有彩畫,現在外側已風蝕殆盡,而內簷彩畫尚相當完好,色彩以土紅、青綠為主,呈明顯的暖色調是其特點。
窟簷是一種小型的木構建築,在石窟外觀上起裝飾作用,對石窟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莫高窟第96窟是唐初延載二年(695年)所建的34米高的彌勒大像。大像窟外有木構九層高樓,樓高43米,於1927~1935年建成。窟簷下七層依山靠岩而建,每層五開間,逐層收進,上兩層為保護大佛的頂蓋,八角攢尖,八、九兩層覆蓋面約200多平方米。它雖是近代建築,但能充分利用地形、地勢建成此樓,在莫高窟比較平淡的石窟外觀之間,一座白壁丹楹、玲瓏秀麗的高樓拔地而起,成為莫高窟頗具特色的景觀之一。慈氏塔,原在莫高窟附近的三危山中,為便於保護,1981年遷建于莫高窟園林中。此塔小巧玲瓏,為一單層小型土木塔,有人稱之為亭閣式塔。塔正八邊形,塔身為土坯砌築,正門內有方形小室,正壁畫慈氏菩薩,按佛典的解釋,慈氏即彌勒佛。左右兩壁畫文殊及普賢菩薩,塔身門額上有墨書“慈氏之塔”。塔身外側三正面各畫天王一尊,四斜邊各塑天王一尊,塔身基座用龍鳳花磚鑲砌,塔身外有木簷柱一周八根,柱上有鬥縅,其上有單簷八角攢尖頂,上有覆缽相輪塔刹,此塔體形雖小,但包含了眾多佛教藝術的內容,建築形式古樸,比例適度。根據建築結構特徵及繪畫、雕塑的風格,與莫高窟相比較,建塔的朝代應在五代或宋初,已有千年的歷史,是難得的建築小品。

壁畫中的古代建築史料

在莫高窟大量壁畫中,對各種建築物形象,如城市佈局、寺院、樓閣、宮殿、官署、民居的平面組合、建築群體的空間關係等,都有概括的描寫。如對於組成建築群的各種單體建築,如城門、城樓、角樓、殿、閣、台榭、廊廡、廄舍、庵店、橋、塔等的建築形象,以及對建築的組成部分如台基、階升、須彌座、欄杆、門窗、鬥縅、屋簷、瓦件、塔刹、輦道、水池、泊岸等,還有傢俱、床、帳、榻、椅等都有概括簡練的描繪,為今天研究古代建築提供了大量的形象資料。

(1)城垣。壁畫上所畫的城有宮城、州城、縣城之分,但其形象沒有太大的區別,一般通作矩形平面,四周有夯土城牆,牆頂有雉堞,兩面或四面有城門,城門開一到三個門洞,最多的有畫四個到五個門洞,門臺上有單層或重層的城樓,城牆的轉角處有角樓。在壁畫中,城圈內僅有少數建築與城門成軸線佈局,可以理解為城中宮殿或衙署之類的建築。

(2)寺院。佛教的淨土信仰在唐代的敦煌非常流行,因此洞窟內普遍畫“阿彌陀經變”、“觀無量壽經變”、“彌勒淨土經變”、“藥師經變”等大幅經變圖。這些經變圖集中反映了寺院建築的群體佈局,如初唐的第329窟,盛唐的第217、172、148等窟,中唐的第159、361、231、237等窟,晚唐、五代的第85、98、61、100等窟的經變圖都繪製了許多不同佈局的寺院,其佈局的主要特點是寺院建築沿軸線對稱佈置,軸線的中上部位為寺院的主體建築佛殿,佛殿兩側稍前有配殿或樓閣,佛殿與配殿之間以回廊相聯繫,規模大的畫面上佛殿後另有樓閣,形成多進式院落,軸線兩側的前面或後部有對稱佈置的鐘樓和經藏建築。佛殿之前有開闊的水池,池中分佈一些露出水面的平臺,平臺上為天人伎樂奏樂、起舞的場所。我國古代建築中的宮廷、衙署、寺觀的平面佈局基本相似,即軸線對稱,回廊環繞,形成單進或多進的院落空間,且多為豎向的矩形平面,現存的宋以後的寺院就是如此。但壁畫中的寺院平面佈局形式除此之外還有三院橫向並列,或中間一大院兩側各一小院的佈局形式,可見,中國古代建築的平面組合,以院為組合單元,可以靈活地組合成所需要的平面形式。

(3)民居。在現實生活中,民居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提高而不斷變化,因此民居的平面佈局與造型方面的更替比較快,所以古代民居能完整保存下來是比較少的。而莫高窟壁畫中有北魏、隋、唐、五代等時代的民居形象可供參考,北魏時期的第257窟西壁畫一院住宅,宅外有一門樓,院內有前堂及後寢,後寢為一四層閣樓,下層室內有一婦女側臥床上,住宅有高牆圍繞。十六國前後社會動亂,戰亂頻繁,豪族地主多築塢壁自衛,此一住宅正是該時期塢壁形象的寫照。盛唐第217窟南壁法華經變圖中畫了一幅建築小品,小丘掩映著小院的一角,廳堂三間,下有磚砌台基、散水,室內方磚墁地,室內有床,正面有壺門裝飾,床後有四扇屏風,廳堂右側有夾屋,形如廳堂而稍矮,廳內及院中有人物活動,院中柳枝拂簷,綠竹兩竿,院外有烏頭門,形成庭院中清新閒適的生活情趣。

(4)殿堂。是壁畫中描繪最多的一種單體建築,凡是宮室、寺觀中的主要建築都稱之為殿或堂,如大雄寶殿、經堂、講堂之類。殿堂下有台基,盛唐以後臺基發展為須彌座式,裝飾華麗,台基正中有臺階,臺階兩側有踏垛,中間為斜坡輦道,上有裝飾花紋。有的殿堂設左右兩階。台基邊沿有欄杆,殿堂面闊三至五開間,多的達七開間,上有廡殿或歇山屋頂,正脊兩端有鴟尾。莫高窟第423窟是一隋代洞窟,其頂部畫彌勒菩薩居住的兜率天宮,七開間的大殿,兩側各有一座三層樓閣,形成大殿立面空間造型很好的陪襯,這種一殿夾兩小閣的格局,在漢畫像中不乏類似的例子。

(5)樓閣。在古建築中,樓閣是廣泛使用的建築形式,在壁畫中也反映很多,有的作宮廷、寺院的主體建築,有的作為殿堂的配殿,也有作為住宅的主體,用途多樣,其形式一般都作兩層,面闊三至五開間,下有台基,中有腰簷及平座,簷柱之間一般不設隔斷,只在柱間懸掛簾箔及帳幔。在日本一些寺院建築中現在還保存這種習俗。初、盛唐時期壁畫中可以看到一種樓閣,上下層之間只設平座欄杆,而沒有腰簷。日本古都奈良法隆寺分別建於8世紀和11世紀的經藏及鐘樓即是這種形式。

(6)塔。迄今為止佛塔是我國留下的古建築中最多的一類,現在莫高窟周圍還留下十幾座唐宋以後的土塔,給莫高窟增添了古色古香的情趣。在洞窟中,北魏以後各朝代壁畫上畫了幾百座各種形式的塔,千姿百態,幾乎包羅了中國現存的各種塔型,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類:

①單層塔。其中又可分為磚石塔、木塔、木石混合塔,平面有方形及八邊形,是壁畫中所畫塔型最多的一種。

②樓閣式塔。亦有木塔、磚石塔或木石混合塔之分,平面為四邊形或八邊形,二至四層,多的達七層。

③堵坡式塔。此種塔比較接近印度早期的覆缽式塔。

④金剛寶座塔。僅在第428窟北周壁畫中有一例,由五塔組合而成,中心一塔是主體,體形特大,四隅各建小塔。我國內地大約在元、明以後才有此種塔型。

⑤喇嘛塔。元代喇嘛教流行,此種形式的塔見於元代壁畫中,莫高窟周圍現存的土塔多為此種塔型。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