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 圖片
《寧安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  Ruins of Bohai Shangjing-Longquanfu in Ning^an
‧所屬專欄= 熱門古蹟景點

渤海國是我國古代以靺鞨人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地方王國,立國二百餘年(698~926年),設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五京即上京龍泉府、東京龍原府(亦曰柵城府)、中京顯德府、西京鴨綠府、南京南海府。上京龍泉府城址在今寧安市城西南30餘公里的東京城附近,自文王大欽茂于唐天寶末年從舊國遷都於此,除唐貞元年間曾有一短時間遷至東京龍原府外,直到末王大投降遼太祖為止,一直是渤海國的都城。

都城周圍數百里為一盆地,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牡丹江(古稱忽汗河)水自古城西牆外約1公里處流過,然後折向東流,宛如一條玉帶繞城而過。都城雖建置千餘年,但城廓、宮殿、佛寺等建築遺跡仍清楚可見。

該城址可分為外郭城、王城和宮城三部分。王城、宮城位於外郭城的北部中間略偏西處,王城位於宮城之南。外郭城平面呈橫長方形,坐北朝南。城內街道縱橫交錯,裏坊布列其間,其佈局與規劃設計明顯地仿效隋唐長安城。

外郭城南牆長4586米,北牆長4946米,東牆長3358.5米,西牆長3406米,除南牆保存較差外,其餘各牆均高出地面2~3米。據發掘南牆東門址兩側的城牆得知,城牆寬2~2.4米,系用大小、形狀不一的石塊砌築而成,石塊平齊的一面都向外,使城牆外面比較整齊,城牆內部則用小石塊充填,其間摻有淺黃色土。城牆底下築有夯土牆基,深入地下1~1.3米。夯土層厚5~8釐米不等,系由一層灰黑色土和一層黃褐色土交替夯築而成。城牆四周外側至今仍可隱約看到護城壕的痕跡。

外郭城共有十座城門,東、西牆各兩座,南、北牆各三座,十座城門的位置是相互對稱的,中間橫貫大街。除南牆中門外,餘皆為一個門洞,門洞寬5.4~5.5米。

在外郭城內已查明九條街道,五條為南北向的縱街,四條為東西向的橫街,各街都呈一直線,其寬度有110米、92米、78米、65米、34米和28米數種。所有街道都系土築,路面未見鋪石、磚等材料,也未見鋪砂的現象。上述諸街道中,最主要的一條是外郭城南牆中門通至王城中門的街道(縱一街),全長2195米,街寬達110米。該街居全城中央稍偏西處,將全城分成東、西兩半城,左右對稱,它相當於隋唐長安城的朱雀大街,故也可稱其為“朱雀大街”。從已發現的街道來看,上京龍泉府全城設置的街道是東西對稱的,同時,南北向和東西向的街道垂直相交,將全城劃分為若干個規整的區域,其間設裏坊。該城的坊制相當規整,各坊都呈長方形,四面築坊牆,牆寬約1.1米。在坊的內部又有牆垣將全坊分隔成若干部分或院落。各坊的東西長度大致相同或相近,為465~530米;南北寬度則有兩種,大坊南北寬350~370米,小坊南北寬235~265米。宮城、王城東西兩側的坊都屬“大坊”,朱雀大街(縱一街)東西兩側的坊均屬小坊。

渤海國佛教盛行,在城址內外發現有多處佛寺遺址。目前已發現城內有七座佛寺,在北牆東、西門址的外側發現有兩座佛寺,分別編為1~9號。在這九處佛寺遺址中,1號、9號佛寺已經發掘,探明了佛殿的平面佈局和結構。2號佛寺,今稱“南大廟”。這些渤海時期的佛殿已毀壞無存,但建有清代佛殿,並留傳有渤海時期的石佛像及石燈幢,彌足珍貴。

王城平面呈橫長方形,南牆長1045米,北牆長1050米,東、西牆長分別為447米和454米。除北牆保存較好外,大多已夷為平地。王城共三個門,即東門、南門和西門。東門、西門和外郭城東、西牆北城門對直,南門是王城的正門,和外郭城南牆中門對直。

王城可分為東、西、中三區。東區與中區之間、西區與中區之間,各有一條石築的圍牆相隔。東區東西長413米,南北寬355米,發現有三處房屋遺址。西區與東區位置對稱,其範圍大小亦與東區相等,在西區發現有七處房屋遺址。

宮城平面為規整的長方形,四面宮牆均用大小、形狀不同的石塊砌築而成,保存良好,殘牆高出現今地面3~4米,有的高達5米左右,南牆寬4米,東、西宮牆各長720米,南、北宮牆各長620米。在南宮牆外側還有護城壕,據南宮牆4號門址南側發掘表明,壕溝斷面呈上寬下窄的梯形。在宮牆的東、西、北三面,還築有禁苑等附屬設施。

宮城門目前已發現五座,一處在北牆中部,另四處都在南宮牆。

宮城內部被南北向的石牆垣分隔為東、中、西三區,東、西區各寬157米,中區寬180米。各區內部又被縱橫牆垣分隔成若干院落或部分,有的院落中還被分隔成若干小院落。在宮城內已發現有三十七處殿址或其他建築物遺址,即中區七處,東區十三處,西區十七處。在中區的七處建築遺址中,有五處是宮殿遺址,即《寧安縣誌》所稱的“五重殿”,殿址位於從宮城南門到北門的中軸線上,是宮城中最重要的建築物,特別是1號和2號殿址,規模宏大,兩側設回廊,當系舉行朝會和典禮的場所,惜破壞嚴重。在西區的三個院落中,曾發掘了其中的兩處遺址,一處為寢殿,一處為大型的堆房遺址。

城門遺址

根據發掘及鑽探資料,城門遺址可分成三種類型:一種是只有單一門洞的城門,如外郭城除南牆正門外的所有城門及宮城南牆3號門址等;另一種是有三個門洞的城門,如王城南牆正門;第三種類型較為特殊,如宮城正門。

(1) 外郭城南牆東門址。該城門為單一門洞,由一個門洞及兩側的門墩組成。門洞寬5.4~5.5米,進深6.1~6.4米。門洞地面未見鋪磚、石或砂等材料,只有一層因行人和車馬長期踐踏、碾壓而成的“路土”,路土下為門洞的地基,由黃灰色的夯土築成,厚1.2米。門道的東、西兩側緊挨門墩台基處各埋有一排墊石,長6.4米,寬0.75米,在墊石上鋪兩條木地,在地上立柱。門墩台基殘高0.3~0.4米,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6.1~6.4米,東西寬3.4~3.6米,用石塊砌築。門墩台基的外側和中間各置兩排礎石,外側置四塊,中間置兩塊,在這些礎石上大多殘留有方形或長方形
的木炭灰。這應是立“永定柱”的痕跡,而內側的“永定柱”則可能立在門洞兩側的木地上。由此可以推測,該城門採用了兩側附門墩、正中為過梁式門道的城門建築形式,其做法與唐代通行的城門建築形式相一致。

(2) 宮城南牆3號門址。3號城門形制、結構與上述城門相同,但因是宮城的西南門,構築及用料比較講究。門洞寬4.55米,進深7.55米。門洞地面的中部和南部用灰色玄武岩石板鋪路面,北部為土質路面,質硬。在門洞中部和南部砌有兩條玄武岩的石門檻,東西長4.37米,寬0.18米,高0.15~0.18米。兩道門檻南北相距2.3米。門洞東西兩側緊挨門墩的路面上均放置“土襯石”、“墊石”及地等。在東門墩南壁牆前還發現有一排東西向的散水石。

(3) 宮城南牆正門門址。宮城南牆正門應包括正門門樓及其兩側的門洞。正門俗稱午門,清代時稱“五鳳樓”,城門正中建有高聳的門樓,門樓已毀,僅存台基及礎石。台基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42米(凸出部分未包括在內),南北寬27米,高出現地表5.2米。台基上部略內收。台基的地基由一層沙土加一層鵝卵石夯築而成,夯層厚0.15~0.16米,地基深入地下1.3~1.5米。台基四周砌內外兩條石牆。台基上有大型礎石,東西十排,南北七排,現存
礎石四十五塊。礎石為圓覆盆式,直徑0.74~0.76米。台基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單一的門洞,也可以說是正門的側門。東、西側門形制相同,都是由單一的門洞及兩側的門墩組成。從門址的柱洞分佈和柱痕來看,宮城正門有可能是一種殿、門相結合的形制,較為特殊。

寢殿遺址

寢殿遺址位於宮城西區第二院落西北部的小院落內。

殿址台基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8.95米,南北寬17.31米,系用沙土和黃褐土交替夯打而成。台基上東西並列有三間房,四周有廊,房屋坐北朝南。在台基南面的東部和西部,各有寬1米的鋪磚面,略如臺階。台基北側中部,有一條寬0.5米的磚路通往後院。台基四周邊緣用規整的長方形條石鑲砌。台基北邊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個煙筒,在台基和煙筒基座四周都有磚鋪的“散水”,散水距殿的廊柱約1.1米。

四周的回廊,東廊和西廊各長約15米,南廊和北廊各長約26.7米,四廊均寬約3米。廊柱礎石排列整齊,東、西廊各六塊,南、北廊各十一塊,礎石間距2.3~3米。礎石位置各相對應,系由玄武岩作成,大小為0.5米×0.5米左右。西南角廊柱礎石呈長方形,長0.67米,寬0.62米,高0.2米,其上有圓形凸起的覆盆柱座,徑0.54米,高0.05米。除南廊外,其餘三廊的礎石之間都有牆,殘高5~10釐米,寬約15~20釐米,南廊是敞開的。

寢殿遺址上東西並列的三間房,東西總寬19.6米,寬6.95米,中屋較窄為4.75米。三屋南北進深都為7.55米。三間房牆皆保存較好,殘高0.3~0.5米,寬0.4~0.42米,均用土坯縱橫相錯砌疊而成,並用細泥沙土勾縫。各牆牆面均先抹一層細泥沙土,再刷一層1~2釐米厚的白灰,有的白灰皮上還殘留有彩繪的痕跡。在牆壁間發現有柱洞,排列整齊,柱洞底下有礎石。三間房屋共有六個門,東、西屋在南牆設一門,並在其與中屋的隔牆上設一門;中屋在北面開一門,屋內砌有隔牆,在隔牆開設一門,此外,在北廊中部開設一門,和中屋的北門對直。

整個寢殿共設七個灶,四個在屋內(東、中屋各一個,西屋兩個),三個在廊間(西廊一個,北廊兩個)。灶炕均呈圓形,徑0.75~1米不等。除北廊東部和西部的兩個灶的煙道系單獨一條外,其餘的煙道都是兩條並列。炕頂用石板鋪蓋。在殿的北面有兩個煙筒,一個在東側,一個在西側。

官署遺址

官署遺址位於王城東區的東北部,東距王城東圍牆100米。遺址台基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31米,南北寬11.5米,高出當時地面0.24米。台基系用黃褐色和灰褐色土夯築而成,夯土厚0.47米,深入當時地面下0.23米。台基面上保存著前後兩個時期的建築遺跡。第一次建築共遺存有四十六塊礎石,自南而北分作五排。礎石都用玄武岩製成,形狀不規則,全石埋入夯土中,平直面向上並與夯土面平齊。從礎石排列可知,房屋面闊十間,中間的六間較窄(2.3~2.6米),兩側的四間較寬(3~3.1米);進深四間,中間的兩間較深(2.5米),前後兩間較淺(1.5米)。整座房屋東西長27.1米,南北進深8米。房屋周牆皆用大小、形狀不同的石塊鋪砌牆基,其上用土築成,牆面塗白灰,且有朱繪的痕跡。

第二次建築仍沿用第一次建築的舊台基,東西長28米,南北寬7.7米。按痕跡推算,應有礎石二十塊,自南而北分作三排。從礎石排列位置可知,第二次建築是一座面闊七間、進深兩間的房屋。第二次建築雖沿用了第一次建築的舊台基,但房屋位置及間數有變化,東牆較第一次建築的東牆偏東0.8米,南牆和北牆各偏南0.2米,而西牆位置沒有變化。

東半城佛寺遺址

該佛寺遺址位於外郭城東半城西起第一列、北數第二坊的西南部,西臨朱雀大街,已發掘的只是它的一座佛殿。該佛殿由主殿,東、西配殿和東、西廊組成,主殿、配殿及廊同建在一個台基上。台基平面呈“凸”形,東西長南部為50.66米,北部為23.68米。南北寬中部為20米,東、西兩側為9.23米。台基高出當時地面1.25米,全部用黃褐色夯土築成。夯土厚1.45米,深入當時地面以下0.25米。台基四壁用形狀、大小不一的石塊疊砌而成,其基部
再用規整的長方形條石鋪作“土襯石”,“土襯石”上再置“陡板石”。在主殿台基南面有東、西兩個臺階,在北面中部設一個臺階。

主殿台基略呈長方形,東西長23.68米,南北寬20米。台基上有大型礎石二十八個,自南而北分作五排,除第三排中間減兩柱外,餘每排皆有六塊礎石。從礎石排列可知,主殿是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的減柱造殿堂,各間的寬度、深度均相等,同為3.58米。殿堂內部,內槽全部辟為佛壇,壇為土築,呈“凹”形,上置石座九個,原應有九尊造像。

東、西配殿在主殿兩側,通過東、西廊與主殿相通。兩配殿大小相同,都為正方形。台基長、寬都為9.23米。每一台基上原有礎石十二個,分作四排,系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的無內柱的方形建築。屋頂可能為“四角攢尖式”。渤海上京龍泉府城址是保存得較好的古代城址之一,它為研究隋唐時期的建築,特別是為研究渤海及東北地區的古代建築,提供了一批極其珍貴的資料。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