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名家名作精選
*方與圓:中國人對天地的看法
*內與外:中國人對自然的看法
*正與邪:中國人環境的價值觀
*新與舊:中國人對環境的時間觀
*色與空:中國人對環境的感受
*漫談中國人的環境觀
※ 照片
中國人是把天、地、人連稱的,一方面表示人是宇宙中次於天、地的組成要素,另一方面表示天地之精神由人加以綜合表現出來。
方與圓:中國人對天地的看法  
‧所屬專欄= 名家名作精選

天圓地方是我國人心目中的天地。現在這種看法在科學上證實是錯誤的了,但科學上的反證與人們心目中宇宙的意象沒有多大關係。 

天、地的意象與環境有什麼關係呢?是抽象的,人與環境關係的哲學基礎。它決定了人類對自然界的態度,同時也為價值觀建立了原則。因為一個民族對天地的看法,必然連帶著對人在天地間之位置有一套看法,這種看法是很根本的,貫徹在觀念的細微處。我們中國人是把天、地、人連稱的,一方面表示人是宇宙中次於天、地的組成要素,另一方面表示天地之精神由人加以綜合表現出來。 

這種人為萬物之靈的想法與基督教中上帝以祂自己的形象造人有異曲同工之妙。以人來影射神的形象是對人本精神的肯定。很奇怪的是,在西方,這種以人為中心的環境觀是在文藝復興時代,經由異教的古典文化的復興才正式的顯現出來。歐洲中世紀的精神為何有那樣自我損毀的成分呢?聖耶利米在曠野中與野獸共處的想像孕含著一種屈從於自然,敬畏上帝的意思。但是我們中國人的歷史上沒有這樣一段對自然環境低聲下氣的時代。 

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再建了以人為中心的宇宙觀,是通過幾何的觀念所達成的。代表當時觀念的,為最有名的一張畫是達文西所畫的一個線條圖。這張還是一個圓圈,一個方塊交疊在一起,在這圓方之內,他畫了一個人,雙臂平等,雙腿略張而立,而這人的肚臍眼恰恰的存在於圓的中央,為圓的心。這張畫為今人一再使用,作為當時人文主義精神的代表。 

我國不是一個為人造像的文化,所以這樣清楚的以幾何為象徵的觀念在造型藝術中不容易找到。我曾注意到在敦煌壁畫中,有很多建築的描寫,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幾何中心與佛性的重合。但是我國人表示此一觀念使用的方法雖比較抽象,卻同樣肯定而有力。 

這個觀念表現在制錢的形式上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我不是歷史或考古家,不如制錢的形式來源為何。但自秦以來,我國人把錢定為外圓內方的形式,使一個極具哲學意味的幾何圓形被知識份子看為銅臭味的象徵。制錢所代表的意思自然是外圓內方的宇宙之縮影。同時,也許含著一種諷刺的趣味,正是我國傳統對人的看法。 

這個例子可以說明幾何象徵是貫徹了我國人的天地觀與人格觀的。圓代表圓滑,代表對外在環境一種巧妙的適應,也表示圓滿,代表和諧的關係。方是方正,代表內在的行為的準繩是剛直的。任何一個真正成功的人,這是一種必要的條件,也是理想的條件。這一點與西方的幾何精神是大不相同的。他們看到了幾何的秩序與人體的關係,因此設定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可是幾何形只是抽象的秩序的代表,卻沒有價值的觀念在裡面,也沒有進一步的把幾何的象徵使用在人生的各種面向上。 

我國的圓、方的觀念卻十分具體,而且明顯的指出了圓是天,方是地,人居方圓之中。圓是動態的,因為它所代表的外在的自然是動態的。固有周而復始的意思,代表天體星辰之流轉,日、月之明晦,以及因為這種運轉所造成的季節與天候的變化。方是靜態的,被動的,它代表自然界中不變的一面。人類生存地面上,以不變的觀念周旋於萬變的環境中,所以人為的環境以方形為基礎。吳納遜博士曾發揮中國人的這一觀念,確定我國的城市採取方形的哲學基礎。 

我覺得方與圓的幾何性的對比未必一定要用精確的、科學的度量去認識。我國的人為環境,方形存在我們的觀念中,天體運轉存在我們的觀念中。重要性在於這種思想的方法使我們的環境觀在基本上是與自然對立的。這一點又使我們在不知覺中與西方古典文化中的環境觀相近似。我說近似,乃是指東、西方都發展出抽象幾何性環境來,都不十分考慮自然界的配合;但並不相同。文藝復興盛期的空間思想家們所設想的理想城市是圓形而不是方形。圓形在他們的心目中是純粹的幾何形,沒有方向,沒有前後,是宇宙的縮影,而中國人的觀念的居住環境尊重了天體的存在,故是一個人的世界,方形的城市是知天命的人的城市,而非反映天地間的神權的存在。西方圓形的城市難免要以天主堂為中心的。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