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 圖片
《泰山道教建築》 Taoist Buildings on Mt.Tai
‧所屬專欄= 世界文化遺產

泰山總面積約426平方公里,最高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一向被稱為“五嶽獨尊”。

泰山道教歷史久遠,並且一直處於主導地位。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方士黃伯陽隱居于岱陰鹿町山。泰山最早的道教活動誕生於漢代,至唐、宋、明時期,朝廷崇道,泰山道教遂發展到頂峰。唐玄宗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黃帝”,在泰山王母池西側建岱廟,在泰山以南的兗州建紫雲、仙鶴、萬歲三處道觀。宋真宗時在山上大興土木創建碧霞祠,拓建岱廟。泰山上下宮觀林立,留下琳琅滿目的名勝古跡,到今天保留下來的道觀宮觀尚有二十餘處。

泰山的古代建築均系庵、觀、寺院等宗教性質的建築,而且還盛行一神多廟制。如東嶽大帝、碧霞元君、玉皇大帝等都有上、中、下三大主廟,關帝廟從泰安城到泰山頂有十四處之多。

泰山古建築可分為山上部分和山下部分。山下的建築主要是岱廟,它是泰山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是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禪時居住和舉行大典的地方。山上部分有王母池、關帝廟、紅門宮、萬仙樓、鬥母宮、壺天閣、南天門、碧霞祠、玉皇頂等十幾處建築。這些建築因山勢地形而建,有的玲瓏精巧,有的典雅莊重,有的以造型渾厚古樸見長,有的以建築材料獨特取勝,它們與泰山奇幻變化的自然風光巧妙地融為一體,風格迥異,各具特色。

泰山古建築群在幾千年的建設過程中,將絢麗的自然風光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內容豐富的泰山風景景觀。

第一,泰山古建築群的佈局是根據登山封禪、朝天覽勝、宗教活動的需要以及地形特點來安排的,重點是在登山景觀帶上,以“朝天”為中心,並把整個泰山作為完整的自然空間進行整體構思,以求宏觀上的整體和諧。

歷代封禪活動選定在景觀壯麗的南坡、沿中路上山的10公里的路線上,將其大體分為三重空間、一條軸線。三重空間是以泰城為中心的人間鬧市、古城西南郊嵩裏山的“陰曹地府”、南天門以上岱頂的“天府仙界”,一條軸線是聯繫人間至天堂的軸線。

岱廟是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群,一條軸線從南門至泰安門起穿過岱廟往北延伸到岱宗坊,然後與登山盤路相接而通往“天府仙界”,使山與城不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築空間序列上形成一體。這一序列按封禪朝天活動的程式逐漸展開,貫穿著“人境”至“仙境”的過渡思想,通過三裏一旗杆、五裏一牌坊和漫長的登山道連貫起來,形成極為壯觀的朝天序列和山水畫卷。

泰山作為登臨勝地,不同于一般的自然風光,而是經過了歷代精心營造,在這點上泰山景觀具有某種園林性質。泰山人文景觀包括宮室、牌坊、道路、橋樑、亭台、石刻等,人文景觀的營造主要是為了烘托和渲染泰山本身的萬千氣象。

泰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結合,是以“朝天”為中心的。由通天街經雙龍碑、雙龍池、遙參坊、遙參亭入岱廟,是“朝天”的蘊釀階段。過岱廟,由岱宗坊經一天門、中天門、南天門到玉皇頂,是“朝天”的過程。南天門如泰山的眼睛,居於突出的中心地位,在登山途中隨山勢變化南天門時隱時現,仿佛在不斷召喚和吸引遊人,待到南天門,回頭一看,盤道如游龍飛騰而上。南天門的構思可說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結合的傑出範例。

從泰山建築的總體佈局看,如一首樂曲,遙參亭是序曲,南天門、玉皇頂到達高潮,後石塢落入尾聲。

第二,泰山古建築群善於利用地形,順應自然之勢,與道路、溪水、山谷有機融合,使登山路線步移景遷,富有節奏感。例如,在三塊斷層構成的石級臺地上設立了三座天門,這就增加了自然美的節奏感。

盤道隨山勢起伏,在節奏上出現三次大的一張一弛。第一次是從岱宗坊至中天門。開始道路平緩,愈上坡度愈大,從壺天閣至中天門的盤道是通天之途最為曲折的歷程,在此因山就勢,築了回馬嶺、藥王殿、三大士殿,調節了遊人的情緒與體力,到中天門形成高潮。第二次是從中天門到南天門。過中天門向下經過一段平緩地帶,行走方便,稱“快活三裏”,使遊人在登上中天門之後,心情得以舒緩。從“快活三裏”往北經過三個“十八盤”到南天門,這又是一次高潮。第三次是從南天門到玉皇頂。

登山路線可以說是一個半閉合型的自然景觀,從山下的寬穀至山上的窄穀,一路上逐步收縮,直至岱頂才放開,這對登山者來說,恍若步步登天。

盤道上的亭和坊也起著調節遊人情緒的作用。如果說路是線,是流動過程,那麼亭便是點,是停留、靜觀過程,這就是中國古代園林藝術中的動觀、靜觀之說。

第三,泰山古建築群藝術風格樸素淡雅,敦實厚重,粗獷自然。例如,泰山盤道上的亭、坊、石欄杆和自然環境非常協調。石亭、石坊都以厚重、簡樸為特徵,沒有瑣細雕飾,連路邊的石欄杆也不打磨,顯得粗獷自然,正與“泰山元氣渾厚,絕不以玲瓏小巧示人”意思相符。

第四,泰山古建築群常與繪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泰山古建築群,無論是寺廟宮觀還是書院行宮,在庭園內外、登道、牌坊兩側,皆植以松、柏、槐、銀杏等樹種,如秦松、漢柏、唐槐、古銀杏等,歷經一二千年成了“有生命的文物”。它們不僅是古代建築、園林文化的見證,而且也烘托出泰山的壯美氣氛。

值得指出的是,在泰山的人文景觀中還有大量的摩崖石刻和碑碣,據統計,僅從岱廟至岱頂的登山道中,一路上就有八百多處,有秦(前209年)李斯刻石(現尚存十字)、漢張遷碑和衡方碑、晉孫夫人碑、北齊經石峪摩崖石刻、唐摩崖石刻,以及大量宋、元、明、清和近代的摩崖石刻。這不僅豐富了泰山景觀形象,而且寓景觀以深刻的文化內容。

泰山是“中國歷代摩崖石刻藝術博覽館”,其規模之大,展品之多,時代之連續性,以及風格、流派之多,藝術之精湛,構景之巧妙,都是其他世界名山無與倫比的。

岱廟

在泰山眾多的古建築群中,岱廟以其規模大、形制高、年代久遠而著稱,成為泰山建築的典型代表。

岱廟舊稱東嶽廟或泰山行宮,位於泰山前麓,是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禪時居住和舉行大典的地方。

岱廟創建歷史久遠。據廟內宋《天貺殿碑銘》載,“秦既作畸”、“漢亦起官”,說明這裏在秦朝時就已經成為祭天地的場所,漢代便有了建築。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引《從征記》雲:“泰山有下中上三廟,牆闕嚴整……門閣三重,樓榭四所,三層壇一所,高丈餘,廣八丈。”依此可見,早在一千六百年之前這裏就已形成頗具規模的建築群落了。唐開元十三年(725年),玄宗李隆基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從那時起開始大規模修建。宋真宗趙恒為了慶賀得泰山“天書”,大舉封禪,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對岱廟進行大拓建。至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時,岱廟已被建造得“巍然如禦都紫極,望之者知為神靈所宅,凡殿、寢、堂、閣、門、亭、庫館、樓、觀、廊、廡八百一十有三楹。”

歷史上岱廟屢建屢廢,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春,一場大火使岱廟堂室蕩然,僅存門牆,大定十九年(1179年)開始重修,三年告成。元代又遭兵禍而嚴重損壞,至正十三年(1353年)重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複遭災難,僅剩東部的炳靈宮、西部的延禧宮及後面的寢宮三部分,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修。清康熙六年(1667年)又重修岱廟,翌年竣工,康熙八年(1669年)發生大地震,岱廟遭受巨大的破壞,于當年又開始了大修建,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告竣。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又進行了修整。

岱廟現由遙參亭、岱廟坊、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後寢三宮、漢柏院、東御座、唐槐院、厚載門等構成。與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修整的岱廟相比,建築物大為減少,規模小得多,但基本上保留了宋代的風格。

岱廟宮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總面積9.6萬多平方米,總體佈局以南北為縱軸劃分為中、東、西三軸。大門和主體建築排列在南北中軸線上,東西兩側對稱地配以殿廡廊亭,中軸線前後建有遙參亭、岱廟坊、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中寢宮、厚載門;東軸線前後設有漢柏院、東御座、花園;西軸線前後設有唐槐院、環詠亭院(今圮)、雨花道院。

(1)遙參亭。位於岱廟之南,總面積3442平方米,是帝王們臨駕後舉行簡單參拜儀式的地方。這組建築主要分為兩個院落,以南山門、儀門(雙卷棚歇山式)、正殿、亭子、北門為中軸線,東西設配殿和廂房,南、北門的兩側分別置有掖門(卷棚歇山式)。正殿為主體建築,面闊五間18.3米,進深三間10.8米,通高11.4米。五架梁,前後廊式。平面柱網由內外兩圈柱組成。平身科與柱頭科斗栱均外出五踩單翹單昂。屋頂為單簷歇山頂,黃琉璃瓦。正殿前有一個30.9平方米的平臺,因院落和附屬建築物較小,使得正殿顯得高大雄偉。該建築群規模不大,但設計佈局和建築形式都非常規範嚴整,對岱廟起著一定的襯托作用。在正殿西側山牆斗栱中尚存幾個三角形昂頭,顯然是元代以前的遺物,這是泰山古建築群中保存較早的木構件。

在遙參亭前有一座石牌坊即遙參坊,為四柱三門式,造型古樸大方。

(2)岱廟坊。位於遙參亭以北、正陽門以南,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是泰山現存最大的古石坊。坊為四柱三門式,寬9.8米,深3米,通高11.3米。坊頂為九脊歇山頂,正脊中飾寶瓶,兩端雕螭吻。坊滾墩石上立雕石獅二十五個。整個牌坊的立柱、額梁等面部浮雕麒麟、鹿羊鳥、纏枝蓮花、梅花等圖案。

(3)正陽門。岱廟坊以北即為岱廟南門正陽門,原建于宋代,現存門為1984年按宋《營造法式》重建的。正陽門總高19.5米,下層城牆高10.2米,有三個門洞,平頂排叉柱支撐,上有五鳳樓。五鳳樓面闊五間22.8米,進深三間8.9米,五架梁,通高10.6米,平面柱網形式為金廂鬥底槽式,簷下斗栱外出五踩單翹單下昂,屋頂為單簷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

進入正陽門就是岱廟庭院,迎面是配天門。

(4)配天門。配天門是岱廟的第二道門,穿堂式建築,最初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面闊五間24.45米,進深兩間八架椽9.56米,通高11.4米。平面由一列中柱將其二等分,斗栱均為外出五踩重昂。屋頂為單簷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簷口部分有明顯的生起曲線。配天門兩側原分別建有三靈侯殿、太尉殿,均已毀,而代之以平頂現代建築。

(5)仁安門。仁安門是岱廟的第三道門,穿堂式建築,建於元至元四年(1267年),形制與配天門相似,面闊五間24.4米,進深兩間10.2米,通高12.1米。平面柱網形式為分心槽式,斗栱為外出五踩重昂。屋頂為單簷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值得注意的是,此建築的斗栱功能仍保存其原來的結構意義,較之明、清時代的斗栱結構有很大不同,這是現今岱廟建築中唯一反映元以前特點的結構形式。仁安門和配天門均建于1.2米高的台基上,兩門中間有寬4.4米的高臺甬道相連。

(6)天貺殿。仁安門北是寬闊的庭院,透過參天古柏看到的一座巍峨輝煌的宮殿即岱廟的主體建築──東嶽大帝的神宮天貺殿。大殿系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泰山之後的第二年創建的,先後在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清康熙七年(1668年)遭受大火、地震的破壞,曾有幾次大的重修。從重簷短出、昂頭呈饅頭狀等特點看,明、清重修時在保持原規模的基礎上有一些大的改動,現在的大殿基本上可定為明末清初的建築。

天貺殿面闊九間48.7米,進深五間19.73米,通高22.3米。整個大殿坐落于2.65米高、面積為800多平方米的雙重台基之上。大殿明間面闊最寬,以後各間依次減小。內外柱柱徑略有差別,金柱比簷柱和老簷柱略粗。額枋施以金琢墨石碾玉彩畫。上、下簷斗栱均外出七踩單翹重昂。屋頂為重簷廡殿頂,上覆黃琉璃瓦,劍把螭吻,戧脊出獸。整個屋頂僅簷口有生起曲線。大殿兩層出簷較短,五彩繽紛的簷下結構盡覽無遺。

大殿內部結構為六柱五架梁,重梁起架,頂部中央設藻井,余為方形平棋天花,上繪金色升龍,內部斗栱外出七踩單翹重昂,平身科斗栱六攢。大殿中央須彌座臺階上供奉著東嶽大帝,龕上高懸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泰山時所題“配天作鎮”巨匾。

大殿內東、西、北三面牆壁上繪有壁畫,名為“泰山神啟蹕回鑾圖”。整幅壁畫長62米,高3.3米,用濃郁的礦物色彩繪畫出傳說中泰山神出巡和返回的全過程。它是道教壁畫史上的傑作之一,是古代藝術的瑰寶。

天貺殿前平臺寬廣,雕欄環抱,玉階曲回。平臺中置大鐵香爐,為明萬曆年間鑄,兩側為蓄水防火用的大鐵桶,為北宋建中靖國年間所鑄。殿前兩側有六角禦碑亭,東西對峙,內立乾隆帝登岱詩碑。

天貺殿兩側原有環廊百餘間,與仁安門兩側的東、西神門連接。東廊之中為鼓樓,後有東齋房;西廊之中為鐘樓,後有神器庫。清末,廊、樓、房、庫均毀。

(7)後寢三宮。天貺殿以北是後寢三宮,中為正宮,兩側是配宮。中寢宮前有高1.65米、寬10.72米的甬道與天貺殿相通,形成“工”形佈局。

中寢宮面闊五間23.2米,進深三間12.83米,通高12.85米,單簷歇山頂。平面柱網為金廂鬥底槽式,斗栱為五踩重昂。宮內部結構為四柱五架梁,屋頂為單簷歇山頂,覆以黃琉璃瓦,簷口有明顯的生起曲線。

(8)厚載門。自中寢宮往北即是岱廟北門厚載門,原門毀於清代,現有門系1984年複建的。門洞平頂排叉柱支撐,上有望嶽閣。閣面闊三間13米,進深三間7米,通高8.2米,前後廊式,單翹單昂五踩斗栱,屋頂為單簷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

(9)漢柏院。在配天門東南有西向的炳靈門,因院內原有炳靈殿而得名。院內有古柏五株,傳為漢武帝所植,所以此院舊為炳靈宮,今稱漢柏院。

(10)東御座。漢柏院之北是東御座,為清帝駐蹕之所,因在東華門內而得名,明代稱迎賓堂。相傳宋代時便在岱廟崇祀三茅真君,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拓建時改為駐蹕亭。東御座由垂花門、儀門、大門、正殿和廂房組成。正殿面闊五間18.8米,進深11.1米,通高6.8米,四柱六架梁,廊式卷棚硬山頂,兩側帶耳房。此組建築位於岱廟東軸線上,採用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式平面佈局。

(11)唐槐院。配天門西南是唐槐院,唐槐為岱廟一大勝景,明崇禎年間尚“大可數抱,枝幹蔭階畝許”,由於歷經千年,後來衰老漸枯。唐槐之東原有延禧門、之北有延禧殿、之西北原有環詠亭,四周嵌歷代名人詩刻,但大部分已損壞散失。亭東北原有魯班殿,北有藏經堂,內貯歷代經文典誥,再北為雨花道院,是道人齋宿的地方。

王母池

王母池位於泰山南麓登山中路的東側,是奉祀上天王母的道廟,創建於三國時期,唐代又名瑤池。王母池以西50米即是唐代岱岳觀(泰山神的中廟)和老君堂舊址。宋代王母池的建築更加可觀,因地勢而建為三進式廟堂院落。現主要建築有王母池、王母殿、東西配殿、悅仙亭、七真殿、蓬萊閣、禪房等。王母池是一座用雕石欄杆圍成的泉水池,中間有一弧形橋把池面分為東西兩部分。橋邊望柱頭上雕有姿態生動的臥獅。王母殿面闊三間,四柱七檁五架梁,硬山五脊頂,殿內神台供奉西王母銅像一尊,殿后的方形台基上有一四柱方亭。東西配殿各三間,東配殿向東延伸有一亭名觀瀾亭。七真殿分前廊、後殿兩部分,硬山五脊頂(原祀呂洞賓等七真人)。蓬萊閣在七真殿東,附近還有八仙橋、呂祖洞等勝跡。這裏林木隱映,清泉甘冽,建築古雅,風景優美。

紅門宮

紅門宮在岱陽東路線上,因其西北大藏嶺有兩塊分列如門的紅色岩石而得名。紅門宮分東西兩院,中間有飛雲閣相連。飛雲閣為橫跨於盤道上的兩層樓閣,下層為門洞部分,上層為樓閣部分,面闊三間8.1米,進深6.82米,高4.25米,五脊硬山頂,閣的前面有卷棚懸山出廊。飛雲閣西面是元君廟,正殿面闊三間10.8米,深10.75米,高8.4米,五脊硬山頂。且止亭面闊三間,五脊硬山頂前步廊式。合雲亭位於且止亭東南,卷棚式。飛雲閣東面是彌勒院,正殿三間,五脊硬山頂;更衣亭三間,硬山卷棚式;東配殿三間,單脊硬山頂。另外,這裏還保存有“一天門”、“天階”、“孔子登臨處”、“瞻岩初步”四座牌坊,有“小坊群”之稱。

紅門宮元君廟正殿內的九蓮菩薩像是泰山現存最大的銅像,通高3.4米,寬2.28米,鑄造工藝高超。

萬仙樓

萬仙樓為跨道城門樓式建築,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創建,原祀王母列仙。下層系門洞部分,南面牆內一拱形門洞名隱真洞,傳為明萬曆皇帝的母親修煉處。上層為樓閣三間,面闊13米,進深6.3米,高11米,重梁起架,單簷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樓前為重簷雙步廊式。另外,樓東、南兩面有許多建築,相繼傾圮,僅存房基和甬道。

鬥母宮

鬥母宮是泰山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之一,原為供奉“先天鬥姆大聖元君”的道觀,後改為佛門的尼姑廟院。鬥母宮的創建年代無考,現找到的最早記載是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修。

鬥母宮現為南北三進廟宇,正殿(斗栱殿)位於中院,坐北朝南,面闊三間10米,進深8米,高8.2米,五柱前後廊式,五脊硬山頂,上覆綠琉璃瓦。正殿東面的垂花門內有一影壁,壁上鑲有一塊“尼姑世系圖”碑,向北進入鬥母宮的後院,院內建有觀音殿三間,五脊硬山頂。從中院的南穿堂(三間)可進入鬥母宮的前院,院內建有寄雲樓五間,卷棚歇山式,四面有環廊。

壺天閣

壺天閣位於柏洞盡頭,為跨道城門式樓閣,明代稱升仙閣,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擴建後更名為壺天閣。閣面闊10米,進深5.4米,高5.9米,重簷歇山式,覆黃琉璃瓦。閣北為元君殿(泰山碧霞元君的中廟),殿面闊三間11.5米,進深7.2米,高7.4米,單脊硬山頂。此外還有倚山亭三間,卷棚硬山頂。元君殿內的銅鑄像是泰山現存最大的碧霞元君女神像,高1.87米,寬1.25米,趺坐式,頭戴鳳冠,耳佩寶相花墜飾。閣再往北是“回馬嶺”石坊,二柱五脊四注式。

南天門

從南天門到玉皇頂稱為岱頂,這裏日近雲低,如入天宮,岱頂被前人意為“天界”。古代帝王祭天,只築祭台,沒有其他永久性建築,所以在宋代以前岱頂只有摩崖石刻、碑碣和祭台。宋真宗改封禪為祭神以後,泰山陸續修建了一些祠廟,尺度雖不大,但因山就勢,十分講究與自然景觀的融合,突出“天界仙境”的道教精神和文化特色。

南天門於元中統年間創建,建築分上下兩部分:下層為拱形門洞,東西面闊9.65米,南北進深6.26米,高4.7米,上部四周出簷,拱門上正中額題“南天門”三字。門座東西兩側有臺階可達上層摩空閣,面闊三間8.43米,進深5.2米,高5.3米,四柱單簷歇山卷棚式,頂覆琉璃瓦,閣南面中間為拱形門,次間各開一拱形窗。

南天門內是封閉式院落,迎面有一個面闊三間、五脊鐵瓦硬山頂的廳堂,系關帝廟的上廟,院內東西原有配房三間,現僅存房基。

碧霞祠

碧霞祠是岱頂現存規模最大、最完美的古建築群,距南天門0.54公里,位於南天門和玉皇頂建築群之間。祠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明代曾擴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又增建了南神門及東、西神門。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又對部分殿堂做了翻修,改元君殿為銅頂,其蓋瓦、鴟吻、簷鈴等均為銅鑄。

祠以山門為界劃分為前後兩院,主要由元君殿、配殿、香亭、山門、禦碑亭、鐘鼓樓、神門組成。以照壁、寶藏庫、南神門、山門、香亭、元君殿為中軸線,兩側為東西神門、鐘鼓樓、禦碑亭、配殿。

前院東西神門均為條石砌築的拱形門洞,上築卷棚歇山式閣樓,面闊三間8.8米,進深3.5米,高4.9米。南神門為條石砌築的方形門洞,其上建有戲樓三間,面闊9.79米,進深4.95米,卷棚歇山式頂。南神門向其左右各延伸兩間耳房與東西神門相連,形成“ㄩ”階形。從南神門下四十三石階便是寶藏庫(俗稱火池,專供香客焚紙燒香),為石質方亭,歇山頂;再往南是照壁,上書“萬代瞻仰”四字。鐘樓、鼓樓面闊、進深均為5.4米,通高7.38米,重簷歇山頂。

山門為單簷歇山式殿門,面闊五間19.8米,進深11.2米,七架梁,九檁中柱前後廊式,斗栱為五鋪作,山門內梢間供奉著四尊銅質神像,皆栩栩如生,威風凜凜。

進入山門,東西禦碑亭分列左右,面闊與進深均為6.2米,高7.9米,皆為重簷歇山式方亭,頂蓋黃琉璃瓦。亭內各豎清乾隆禦碑一通。

元君殿坐北朝南,位於整個建築群的最後端。殿分五楹,面闊24.7米,進深15.1米,通高13.7米,單簷歇山頂,簷下斗栱為單抄雙下昂,天花繪雲龍紋飾,正間有一八角藻井,雕二龍戲珠圖案。殿內、廊下懸有康熙“福綏海宇”、乾隆“贊化東皇”大型浮雕匾額。殿頂部所覆筒瓦、鴟吻、戧獸、浮雕等均系銅鑄,仰瓦為鐵鑄。另外,歇山的簷端與山牆結合處飾以立體浮雕的仙人圖案,每山九個。特別是三百六十壟瓦(喻指每一年三百六十天之意)的末端都施一條精緻的飛龍,人稱飛龍簷,瓦下有一根長釘,牢牢釘在簷檁上。

東西配殿為懸山式,均面闊三間13米,進深7.7米,高8.4米,四鋪作單下昂斗栱,殿頂蓋瓦和飾獸都為鐵鑄。

香亭位於元君殿前的院中心,系重簷歇山式方亭,枋與簷檁之間施斗栱,平身科下層八鋪作、上層六鋪作,屋頂覆黃琉璃瓦,亭內供祀碧霞元君銅像一尊。

碧霞祠的占地面積只有3900平方米,但聚集了十二座建築,而且排列有序,主次分明,與自然地勢有機結合。金碧輝煌的建築群隨山勢起伏坐落在雲蒸霧罩的頂峰下,宛如天上宮闕,為岱頂增添了富麗堂皇的氣象。

玉皇頂

過南天門、未了軒、天街、碧霞祠便到達玉皇頂。這一組建築建于泰山最高的天柱峰頂,由山門、玉皇大殿、觀日亭、望河亭、東西禪房組成。

山門面闊一間,卷棚歇山頂。玉皇大殿面闊三間,前後步廊式,明代鑄造的玉皇大帝銅像置於明間神龕之內,高1.7米,寬0.95米,趺坐式,頭戴高筒花冠,身著龍袍,神態莊重,雙目凝視,頗有至尊無上的容貌。東亭可觀日出故稱觀日亭,西亭可望黃河故稱望河亭,均面闊三間,屋頂皆為懸山卷棚式。玉皇頂建築群創建年代不詳,有據可查的最早的重修年代為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後曆有重修。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