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承德外八廟》 Eight exterior Temples in Chengde
‧所屬專欄= 世界文化遺產

承德外八廟

外八廟是從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O年)期間,在承德避暑山莊的東面和北面陸續修建的十一座寺廟的統稱,因分屬八個"下處"管理,又位於避暑山莊之外而稱之"外八廟"。這些寺廟是清朝政府為了加強對北部、西部邊疆地區的管理,團結蒙古、藏、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王公貴族,以達到"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現十一座寺廟尚存溥仁寺、普甯寺、安遠廟、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須彌福壽之廟七座,普佑寺、廣安寺、溥善寺、羅漢堂四座已毀。外八廟反映了清代前期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的成就,表現了不同民族的建築風格,現分別介紹如下:

溥仁寺

溥仁寺俗稱前寺,位於避暑山莊東面,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是外八廟中修建最早的一座漢族形式的佛寺。寺坐北朝南,占地2萬平方米,南北中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建有山門、天王殿、慈雲普蔭殿和寶相長新殿,主要殿宇兩旁分建鐘樓、鼓樓、石碑和東西配殿等,四周圍以紅色圍牆。整個建築群佈局合理規整,對稱均衡,保持了漢族寺廟的主要風格,同時在局部也吸收了一些少數民族的建築特點。

慈雲普蔭殿是正殿,為溥仁寺的主體建築。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單簷歇山黃琉璃瓦頂,周有回廊,下有石砌台基,正面懸掛康熙禦題"慈雲普蔭"匾額。殿內天花彩繪圖案系用梵文書寫的六字真言咒語,讀作"喳嘛呢叭咪"。殿內正中法台上供三世佛,左右側壁前壇上置十八羅漢和兩大力士塑像。正殿前立漢、滿文碑各一,兩碑的側面和背面均刻有乾隆和嘉慶兩帝所作的詩文。

寶相長新殿為後殿,面闊九問,進深一間,單簷硬山琉璃瓦頂,內供九尊阿彌陀佛像。

普甯寺

普寧寺俗稱大佛寺,位於避暑山莊東北面的山坡上,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系仿照西藏三摩耶廟之式樣建造的一座漢、藏建築形式相結合的佛寺。寺坐北朝南,包括其附屬寺院普佑寺在內共占地3.3萬平方米。建築分前、後兩大部分,大雄寶殿之前(包括大雄寶殿)為前半部分,有山門、鐘樓、鼓樓、碑亭、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建築,為傳統的漢族佛寺形式;大雄寶殿之後為後半部分,它以大乘之閣為中心,四角有四座不同顏色的喇嘛塔,建築依山就勢,佈局靈活,具有濃厚的藏族建築風格。

山門位於寺的最南面,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單簷歇山琉璃瓦頂,內有哼哈二將分塑兩旁。山門兩側設東、西便門,均為面闊一間、進深一間的歇山琉璃瓦頂建築。

山門之內,東有鐘樓,西有鼓樓,中間是碑亭,均為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平面呈正方形的重簷歇山琉璃瓦頂建築。碑亭內豎有三通高大的石碑,碑的四面分別用滿、漢、蒙古、藏叫種文字鐫刻禦制碑文。

碑亭之後為天王殿,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琉璃瓦頂。殿內兩側置四大天王塑像,正中供彌勒佛像。

天王殿之後為大雄寶殿,是普寧寺前、後兩部分的分界建築,也是前半部分的主體建築。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重簷歇山琉璃瓦頂,頂部正脊置一銅制鎦金喇嘛塔。殿下有高約2米的須彌座台基,前出月臺,三出踏階,台基四角有螭首,周圍圍以石欄杆。殿內正中法台上供三世佛,兩側山牆前砌石壇,上置十八羅漢塑像。牆上繪有彩色佛教故事壁畫。

大雄寶殿前兩側為東、西配殿,均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單簷歇山頂建築。殿內現存木雕羅漢二百余尊,系原羅漢堂內五百羅漢中的倖存者。

大雄寶殿之北為大乘之閣,是普寧寺後半部分的主體建築。閣坐落在高出前半部分地面約9米的石台基上,通高36.75米,底層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整座建築除房檐為琉璃構件外,其餘均為木結構。在整體的組合上,採用漢族建築的樓、閣、殿、亭等多種樣式,造型奇特。外觀正面為六層,背面為四層,兩側為五層,逐層向內有很大的收分。頂部四角各有一個呈方亭形的攢尖鎦金銅寶頂,正中高出一層,為大方亭形攢尖鎦金銅寶頂,形成了五頂高入雲天的雄偉建築。閣內為三層,正中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大、保存最好的木雕佛像,立于精美的石蓮花須彌座上。像通高22.28米,腰圍15米,重120噸以上,用木材120多立方米,鐵料3.24噸。像通體飾以金箔,燦爛輝煌,是我國古代木雕藝術中的一大傑作。菩薩像兩側侍以善財、龍女塑像,高14米餘。閣內兩邊牆上有萬佛龕,每龕高0.3米,龕內各置一尊貼金無量光佛,共有一萬一千三百餘尊。

大乘之閣四周有象徵著太陽和月亮的日光殿、月光殿及四大部洲。日光殿和月光殿分別建在兩座長方形的白臺上,均為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的歇山琉璃瓦頂建築,象徵著日月環繞佛身;四座重層白台象徵著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每洲前後或左右又有兩個雙層白台,共八個,象徵著八小部洲。

大乘之閣四周還圍繞著四座喇嘛塔,每座塔均由塔基、塔身和相輪等部分組成。塔身形態各異,用白、黑、綠、紅等色釉磚鑲嵌,以象徵四大天王。

安遠廟

安遠廟位於避暑山莊東部、普樂寺北面的山坡上,始建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系仿照新疆固爾劄廟(伊犁廟)式樣建造的一座漢族、維吾爾族建築形式相結合的佛寺。安遠廟占地2.6萬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建築佈局方整,風格獨特。該廟原有內外三層圍牆,最裡邊的圍牆是用六十四間平房連接起來的圍廊,廊內繪有釋迦佛祖一生演化的佛傳故事壁畫,名日"佛國源流",可惜現已無存。現存建築自南而北有山門、欞星門、普渡殿和後山門等。

山門現為安遠廟的大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簷歇山琉璃瓦頂,辟有三個拱券門,中門略大,簷下施小鬥棋。

欞星門亦為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的單簷歇山琉璃瓦頂建築,構造與山門略同。

普渡殿是安遠廟的主體建築,三層樓閣式,通高27.6米,面闊、進深均七間,平面呈正方形,重簷歇山琉璃瓦頂。底層仿西藏堡壘式建築式樣,但無藏式梯形盲窗。殿內第一層正中法台上供有大型木雕地藏王菩薩像,四周牆上繪有佛教故事的壁畫。第二層供三世佛。第三層供大威德金剛,金剛九頭、十四臂、八腳,腳下踩踏一個面貌十分醜陋的怪物。殿前立有鐵鼎一個,鼎周身鑄有八卦圖案。鼎的正前方是乾隆御筆《安遠廟瞻禮書事(有序)》碑,碑正面為漢文,背面為藏文,兩側為滿文和蒙古文,記述了清朝修建安遠廟的目的和統一祖國西北的經過與意義。

普樂寺

普樂寺位於避暑山莊以東、武烈河東岸、磬錘峰下的崗巒上。寺後半部分的主體建築旭光閣為圓形殿宇,上覆重簷黃琉璃瓦圓頂,故又稱圓亭子。普樂寺始建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正月,於次年(1767年)八月完工,是一座集多民族建築形式於一體的佛寺。寺坐東朝西,有兩個山門,西山門亦稱欞星門,正對避暑山莊,東山門亦稱通梵門,正對磬錘峰。寺是按照內蒙古佛教領袖章嘉活佛的意圖興建的,平面呈長方形,建築分前、後兩部分。

寺的前半部分系依照漢族的"迦藍七堂"制度而建,但在建築細部上吸取了藏族佛教建築的特點。這一部分建築有山門、天王殿、鐘樓、鼓樓、宗印殿和慧心、勝因二配殿等。

山門是普樂寺最前面的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簷歇山琉璃瓦頂。進入山門是天王殿,殿前兩側有鐘樓和鼓樓,均為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的重簷歇山琉璃瓦頂建築。

天王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歇山琉璃瓦頂,正脊用雲紋花琉璃瓦,上面建三座琉璃喇嘛塔。殿內天花板為貼金團龍,迎門法台上供彌勒佛,其後為韋馱,兩側供四大天王,系採用漢族寺廟形式佈置。

天王殿后為宗印殿,它是普樂寺前半部分的主體建築,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重簷歇山琉璃瓦頂,正脊飾以五彩琉璃飾件,以數塊黃琉璃構件組成的黃色金龍貫穿整個殿脊,正中置大型琉璃寶頂,寶頂兩邊是佛教圖案中的吉祥八寶(傘、金魚、寶瓶、蓮花、法螺、法輪、法幢、八劄)浮雕。殿內正中供三世佛,兩側分列八大弟子。

宗印殿的西南和西北分別是慧心殿和勝因殿,均面闊五間,進深一間,重簷歇山琉璃瓦頂,殿內各置金剛像三尊。

宗印殿后為普樂寺的後半部分,其主體建築有閣城和旭光閣。

^城又稱經壇城。^,本指建在城門^的台,這裡是指建在寺廟圍牆上的高臺。^城分三層,用磚石砌築而成。一、二層為高大的正方形平臺,最外層四面正中設門,西門為正門,亦稱前門,東門亦稱後門。台內有磴道可通上層。牆內原有七十二間平房連接起來形成的圍廊,現已無存。第二層牆似城牆,上有雉堞,臺上四角和四邊的中間各置琉璃喇嘛塔一座,共八座。八座塔形制相同,但色彩下不同,四角為黃色,四邊分別為青色、白色、紫色和黑色,似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意。在第二層平臺的南、北兩面正中設有單行磴道,可通頂層。頂層四周有石雕欄杆環繞,正中建有圓亭形殿宇-旭光閣。

旭光閣建在圓形殿座上,內外槽各有立柱十二根.頂為重簷攢尖琉璃瓦頂。閣內正中是圓形石制須彌座,座上建有一座罕見的大型立體"曼陀羅",曼陀羅神龕頂上供有男女合抱的雙身銅制上樂王佛,俗稱歡喜佛。閣內採用圓形蟠龍鎦金藻井.系用三層重翹重昂九踩鬥棋,層層縮小而成,中心為二龍戲珠。其手法簡練,做工精巧,配以輝煌的貼金,更襯托出歡喜佛的神秘。

普陀宗乘之廟

普陀宗乘之廟位於避暑山莊之北獅子溝北岸的山坡上.是仿照西藏拉薩布達拉宮的法式修建的漢、藏建築形式相結合的佛寺,所以又稱小布達拉宮,是外八廟中規模最大、最雄偉壯觀的一座寺廟。廟始建於乾隆三十二(1767年),歷時四年才全部完工。廟坐北朝南,占地2萬平方米.由近四十座殿宇組成。其總體佈局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前部從山門起,經碑亭、五塔門到琉璃牌樓。建在河谷的緩坡上,以中軸線為中心嚴格配置用途不同、形態各異的建築物,是典型的漢族寺廟樣式;中部自琉璃牌樓以後到大紅台前,地勢漸高。建築物佈置靈活.高低錯落,多為藏式白台;後部是雄偉的大紅台,也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體建築。

山門坐北面南,似一座威嚴的城門。整座山門建在一個磚砌的方形城座上,中間辟三座拱門.兩側是城牆式的院牆,上面修有雉堞。牆的東、西轉角處建有守望用的隅閣。牆由隅閣轉向北再向山脊延伸,至山頂合攏口在方形城座上是單簷廡殿頂的門樓,面闊五問,進深一間,四周設回廊。山門正北中央為碑亭、進深均為三間,平面呈正方形,重簷歇山琉璃瓦頂,四面辟拱門,下有白色石基,圍以白色石欄杆。亭內置巨型石碑三通:中為"普陀宗乘之廟碑記",左為"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右為"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碑的四面分別刻有漢、滿、蒙古、藏四種文字,內容相同,碑額為二龍戲珠,下為長方體形的須彌座。

碑亭以北是五塔門,通高10余米,下辟三個拱門,門上有三排盲窗,頂上建有五座彩色琉璃喇嘛塔。五座塔形式各異,分別代表藏傳佛教的五個教派。

五塔門以北,在南北中軸線上建有彩色琉璃牌樓,它建在一個石砌平臺上,為清代通行的三間四柱七樓式樣,簷下有裝飾性的綠琉璃鬥棋,壁上雕有龍和蓮花圖案,具有鮮明的漢族建築風格。

牌樓以北,在山坡上散佈著三十余座白台,它們高低錯落,疏密相間,形成了極富變化的平面佈局。白台均以青磚剪邊,上面鑲以紅色盲窗,層數二三層不等,平面呈長方形或梯形。白臺上或建殿宇,或置佛塔、佛堂、鐘樓,充分體現了藏式建築的獨特風格。

大紅台位於白台建築群北面的山頂上,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體建築,通高43米,自下而上由台基、白台和大紅台三部組成,沒有明顯的中軸線,而是以體量的大小高低相互配合和襯托,顯示其莊重雄偉和巍峨壯觀。台基東、西兩端設有石砌臺階,拾級而上可達白台台頂,台頂上建有大紅台。大紅台高25米,下寬59.7米,上寬58米,正面牆壁中央從下至上設有六個琉璃佛龕,內置佛像。佛龕兩旁壁面辟有七層窗戶,直至台頂。台頂四周設有女兒牆,牆中央安置琉璃寶塔、八寶,轉角處置寶瓶、鐵旗,兩側壁間嵌琉璃佛龕。

大紅台為平頂,上面建有三組建築:中間為萬法歸一殿及其群樓,東部為洛伽勝境殿及其群樓,西部為千佛閣(已毀)。它們分別象徵著西藏拉薩布達拉宮中的紅宮、白宮和僧舍,但它們卻具有明顯的漢族樓、殿、亭、閣的風格。

萬法歸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殿,面闊、進深均為五間,平面呈正方形,重簷四角攢尖頂,上覆鎦金魚鱗銅瓦。殿內供有佛像,藻井精緻輝煌。萬法歸一殿四周原建有喇嘛塔群,現已毀,近年在殿南面新修塔罩亭兩座。

洛伽勝境殿位於萬法歸一殿東面,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卷棚歇山琉璃瓦頂。在它的東北角上有權衡三界亭,八角重簷金瓦攢尖頂:西北角蔔.有慈航普渡亭,六角重簷會瓦攢尖頂。

殊像寺

殊像寺位於避暑山莊之北獅子溝北岸的山坡上,始建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次年完工,是一座純漢族形式的寺廟。寺坐北朝南,正面面向避暑山莊,占地2.3萬平方米。整座寺廟依山就勢,在南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有山門、天王殿、會乘殿、寶相殿、清涼樓等建築,在中軸線兩側分佈著鐘樓、鼓樓和東、西配殿。

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正面開一拱門,兩側建東、西便門,均為單簷歇山琉璃瓦頂。山門門殿內東、西兩邊置哼、哈二將。

山門之後為天王殿,現殿已毀,僅存殿兩側的鐘、鼓二樓。鐘、鼓二樓均面闊三間,進深一間,上下兩層。下層正面辟拱門,四面出簷。上層為歇山布瓦頂的涼亭,八柱撐頂,簷下施鬥棋。

會乘殿是殊像寺的主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重簷歇山黃琉璃瓦頂。下層明間辟門,前出廊。上層平面往裡收縮,減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前有月臺,台下為磚砌臺階。殿內正中法台上供有三尊菩薩像:文殊菩薩居中,騎獅;觀音菩薩居左,騎猊;普賢菩薩居右,騎象。三佛均為杉木雕刻金漆塑像,高約5.7米,下為精美的石制須彌座。殿內左右還各有一座八角形楠木萬壽佛塔,塔高6米多,三層重簷,內置鍍金銅質阿彌陀佛。

會乘殿后面為寺的岩庭部分,這裡假山堆峙,石橋洞府,松柏成行,曲徑通幽,富有濃厚的園林情趣。在岩庭部分的最高處有寺內的主體建築寶相閣,閣為八角重簷攢尖頂,閣內高大的須彌座上置高約11.7米的木雕騎獅文殊像,閣後有清涼樓,閣前方岩石上有東、西配殿,這些建築現都已無存,僅存假山蹬道。

須彌福壽之廟

須彌福壽之廟位於避暑山莊之北獅子溝北岸的山坡上,因為它是專為班禪六世居住和講經而建,故又稱班禪行宮。須彌福壽之廟建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一座漢、藏建築形式相結合的藏傳佛寺、系仿日喀則紮什倫布寺的形式建造的。"須彌福壽"是藏語"紮什倫布"的漢譯,意思是像吉祥的須彌山一樣多福多壽。

須彌福壽之廟坐北面南,占地3.79萬平方米,建築依山坡而建,逐層增高。從橫跨獅子溝上的五孔石橋起至山頂上的寶塔止,在佈局上雖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但其建築物的佈置又不嚴格對稱,而是以其須彌福壽之廟坐北面南,占地3.79萬平方米,建築依山坡而建,逐層增高。從橫跨獅子溝上的五孔石橋起至山頂上的寶塔止,在佈局上雖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但其建築物的佈置又不嚴格對稱,而是以其體量的大小和高低取得視覺上的均衡。建築的形體變化較多,有碑亭、牌坊、大紅台、金瓦殿以及最高的琉璃塔,彼此之間互相襯托和比較.取得了豐富的對比效果。另外,須彌福壽之廟將主體建築置於前部,合理地利用地形,形成鮮明的立體輪廓特色,把漢、藏民族建築藝術相當完美地融成一體。

須彌福壽之廟最南面的建築是五孔石橋,橋北是山門。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下辟三個拱門,上建廡殿頂門樓。山門東、西兩隅還建隅閣。

山門內正北為碑亭。亭面闊、進深均三間,平面呈正方形,重簷歇山頂,四面辟拱門,底部有巨大的須彌座台基,亭內置"禦制須彌福壽之廟碑"一通。碑亭以北,地勢逐漸升高,拾級而上是一座豪華的琉璃牌樓。牌樓為三間四柱七樓式建築,兩側有琉璃護壁。

牌樓以北是須彌福壽之廟的主體建築大紅台。大紅台為藏式平頂,頂面用方磚鋪砌,四周圍以女兒牆,四角各建廡殿頂小殿一座。大紅台內部為三層群樓,均為木結構,分隔成四百佘間。第一層東面現存四大天王坐像及十八羅漢、喇嘛教噶舉派祖師的說法像;第二層東南隅有八角形三層磚塔,上雕龍鳳呈祥圖案;最上一層為大紅台的頂部群樓,中間是妙高莊嚴殿。妙高莊嚴殿是大紅台的主殿,是班禪六世講經說法的地方,殿面闊、進深均七間,平面呈方形,高三層,上下貫通,重簷四角攢尖頂,上蓋鎦金魚鱗銅瓦,垂脊下端飾龍頭,屋脊呈波狀,具有鮮明的藏式建築風格。

大紅台東面是面闊、進深均三間的重簷廡殿頂東紅台,系乾隆皇帝來廟時休息的地方,因此又稱御座樓。

大紅台西北為吉祥法喜殿,是班禪六世來承德時的住處。殿面闊五閭,進深五間,重簷歇山頂,上蓋鎦金魚鱗銅瓦。垂脊阼波浪形,正脊飾怪形吻,脊中央為鐘形頂飾,東西山牆上有藏式梯形盲窗。

大紅台正北中軸線上原有一組建于石砌高臺上的建築物,系班禪六世的弟子和隨員們的住所。現尚存一座萬法宗源殿,殿面闊九間,進深三間,兩層,歇山頂,上蓋琉璃瓦,東、西、北三面山牆。有藏式梯形盲窗。

大紅臺北部山頂建有一座琉璃萬壽塔,它是須彌福壽之廟中軸線上最北面的一座建築,平面呈八角形,共七層,塔下有須彌座台基,底層建有寬廣的木圍廊。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