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名家名作精選
*方與圓:中國人對天地的看法
*內與外:中國人對自然的看法
*正與邪:中國人環境的價值觀
*新與舊:中國人對環境的時間觀
*色與空:中國人對環境的感受
*漫談中國人的環境觀
※ 作者
生於山東省日照縣皋陸鎮,1952年考取台南工學院建築系...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
新與舊:中國人對環境的時間觀  
‧所屬專欄= 名家名作精選

在環境的價值觀中有一條是特別重要的,那就是中國人對時間的看法。時間表現在環境上是怎樣的呢了?很通俗的說法,就是新、舊的觀念,新表示在時間上的短暫,舊表示在時間上的長久。這是研究中國人思想行為上十分有趣的題目。 

把我的主題點出來,我要說,我國人是喜新厭舊的。這一點發現,連我自己開始都覺得奇怪,為甚麼在一個以傳統為重,以永恒的真理為重的民族,會對外在環境產生一種不同於道德標準的另一標準呢?這也是我國一貫的雙重標準的一部份嗎? 

我逐漸發現,我國人是使用另一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的,所以我們的永恆感與西方的永恒感不同。比如說,在基督教來前我們不相信靈魂不滅而昇天的說法。即使輪迴的說法,雖是外國傳來的,至少表示了一種「周而復始」的中國人的哲學。周而復始,乃意味著新舊的永恒交替。物之生即死之開端,死即生之開端。但我們是喜生、惡死的。我們希望生,故「新生」是大家之所喜。不但生孩子是喜事,結婚要生孩子是喜事,每年來一次新年,均是大家的喜事。過年何喜之有?乃賀其「新」。 

這種價值絕然不同於西方。不是說西方不喜歡新奇,而是在西方的思想中,悲劇趣味的紀念性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西方人使用人為環境的永恒感來表達這種紀念性的要求。我們不硬去與時間之流抗爭,我們承認時間是不能抵抗的,因此我們的永恒感是生物的,是寄望於後代之繁衍,後代之發達。換言之,我們寄望於新生。 

其結果是甚麼呢?在人為環境中,中國人保留古代遺物最少的文明古國。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除了少數的例外,我國更換朝代的時候,多半遷都,而把前代的古城一把火燒掉。建築使用的材料都是暫時性的,我們並不是不產石頭或磚頭,而是沒有人動腦筋去建造比較耐久的生活環境。因為我們知道變動不居的道理,永恆是強求不來的。 

由於這個緣故,我們不尊重古代的建築。即使在台灣,在古代遺物的保存上碰到極大的阻力。在鋼筋混凝土充斥的今天,大家對古式的民房或村落感到厭惡。如果今天為農村改建為四樓公寓,農民會十分高興的感謝政府恩德。事實上謝主席(編按:當時之台灣省主席謝東閔)已提出這一構想。對過去,我們沒有留戀。可是看看西方世界,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他們對於過去十分尊重。古代一瓦一石均予以保存。在高度發展的西德,有不少中世紀的城市照原樣保存下來。 

自文化保存的觀點來看,我自然很羡慕歐洲的做法。但是我國的文化中真沒有保存古蹟的這一精神。完全相反,如果讓古人的生活環境破破爛爛的不加整理與重修,則為後人的不孝,是一種不道德的,沒出息的行為。 

所以要看我國的古蹟,要到窮鄉僻壤去看。目前所遺下的東西都是在乾燥而窮僻的華北。真正有面子的富庶地帶,後世的子孫是不讓前代的殘跡有所遺餘的,他們所使用的辦法是重建,或相當徹底的重修。 

在台灣,我們要看古代的廟宇要到沒什麼煙火的鹿港龍山寺去看。煙火鼎盛的台北龍山寺與北港媽祖廟則早已重修、重建過若干遍,完全不見早先的規模了。我參觀北港的媽祖廟實不忍心責備他們,因為信徒們奉獻的真心表達在新的崇拜環境上;新的廟宇,通俗而有一種生命的力量。而我們的批評標準是難免西化了的。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來看,台北市每年自十月到十二月這三個月中,你看不到真正的台北市。總統府、台銀大廈及行政區的一切建築,均披上新裝。為甚麼有這種必要呢?因為我們現代的城市是表現不變性的。我們也尊重磚石,但我們所重視的是它抗震、抗風的力量,不是它外形的不變性。當我們的祖先用木材蓋房子的時候,每年要油漆的,故每到年節,他們與世人一樣要披上新裝。新裝表示喜氣洋洋,新裝表示對福氣的祈求。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