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 圖片
《回族建築-民居》 DWELLINGS
‧所屬專欄= 熱門古蹟景點

新疆回族民居的典型形制為三合院、四合院和二進四合院,結構體系為木構架起脊、飛簷硬山形式,屋面小青瓦或草泥方磚鋪面,房屋呈對稱佈局,以單幢建築方式圍合空間。

四合院由上房、廂房、下屋以及它們所圍合成的院落構成。上房是主要房屋,供長輩居住、待客,為三開間或五開間,但無論多少開間,室內都為一個大空間,或一個大空間套一個小空間,空間以木欞花落地罩或槅扇門分隔,內設火炕,反前簷有廊。廂房位於上房前面左右兩側,各三至五開間,為晚輩居室、庫房或傭人住房。下屋即門廳左右的房間,一般作廚房、傭人臥室或庫房、廁所用,但也有作待客居室或客廳的。廂房、下屋居室也均設火炕。三合院無下屋,入口處設大門,或建門廳。兩個三合院串在一個中軸線上即構成二進四合院,後院為生活院,前院為商業社交、產品庫房及店員、傭人居住的場所。

回族民居大門入口和漢族類似,大、中型民居有門廳,設大門和二道門,小型的則僅有一道大門。大門造型典雅華貴,有的將門廳突出圍牆,作硬山式挑飛簷,山牆頭設磚雕花飾,有的則採用垂花門形式。較大型或富麗的住宅還在門前設抱鼓石。

新疆回族民居在清朝時全為木結構起脊挑飛簷作法,僅後牆、山牆為土坯或磚包土坯牆,前牆、窗臺下檻牆等用木板(有的甚至後牆也用木板),正中開間為槅扇門。槅扇門有6~8扇,上段為木格欞花,下段為雕刻花飾裙板。窗為木格欞花糊紙支摘窗。隨著外來文化的影響及對外交流的增加,到民國時期,新疆回族民居在建築構造方面有所改進,主要表現在以土木混合結構取代了全木結構,增強了房屋的保暖措施,揚棄了一些不適於新疆氣候的作法。房屋的山牆、後牆、檻牆都用土坯牆或磚包土坯牆,開間的分隔橫牆也用土坯牆,並承重。門、窗變小,門不用槅扇門,而用帶耳窗的單扇平開門和單扇木板門組成的雙層形式,窗用玻璃和木板兩層以利保溫。挑簷並非都用簷椽加飛簷椽的形式,有的改為封簷板形式,封簷板上雕刻花紋圖案。

新疆地域遼闊,各地區氣候不同,因此各地的回族民居也因地制宜地學習其他民族建築的優點。如吐魯番回族民居採用半地下室;木材缺乏的地方改傳統木挑簷為磚挑簷;嚴寒地區採用帶耳窗的平開門,並加木裝板門。窗用玻璃、木板,內外開雙層窗;不少地方的庭院佈局將封閉式的四合院改為半開敞式的庭院形式,有的還根據宅基地的地形地勢自由佈局,用房屋和圍牆共同圍合庭院,房屋呈“一”形、曲尺形佈置在庭院一角,也有將房屋置於中部形成前後院的。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