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豐富的網上景觀資源‧上萬張設計圖面及照片‧設計、施工、研究、教學、瀏覽...適用
會員帳號:
會員密碼:
﹝一般會員版﹞
‧加入會員 ‧忘記密碼

<通道> - Passageway  
●取材自:《小地方‧好場所─城市景觀圖集》 (要看本書其他文章請按此)●作者:黃世孟

2-1課題與問題
人要活動的地方,必先有路到達。通道的概念,就是作為人類各式活動中必要的連接;在起點、過程、終點三部份,都必須考慮其銜接與互動的方式。此外,通道除了消極的連接不同活動點的目的外,更可積極的創造豐富具有環境情景,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下敘述常見的現況問題:

(一) 配置
1. 通道的選線
(1) 選線需考慮整體交通狀況來決定,避免室內獨斷、脫離實情的設計結果,產生與人的行為不符的路徑。
(2) 起點、過程與終點的標示設施、提示內容不夠明確。
(3) 不同交通工具應儘量分流分道,以免相互影響動線之流暢。
(4) 若為觀景用途為主的通道,需考慮人行與景觀間的關係,包括距離、設置設施,儘量避免破壞自然景觀。
2. 路徑的長度:若為步道,過長、過陡或過曲折,會造成行人心理的負擔,需考慮其地形及休憩點的銜接。

(二) 設計
1. 活動與通道設施尺度上未能確實掌握,導致各行其道,活動者並未按原先規劃的使用方式,致使通道遭致破壞。
2. 有坡度或高低差的通道,未能掌握適當的垂直方向尺寸,例如階梯高差未能符合步伐,或坡度太大使人疲累不堪。
3. 地坪排水是步道設施維護上最困難的問題之一,要防止積水與沖蝕的損害。此點必須要求步道規劃設計與施工監造時,確實注意排水的細部大樣。
4. 對無障礙環境的設計觀念仍待加強,尤其引導行進設施之導盲磚,許多不正確與不必要作法,均已經修法改善中。

(三) 材料
1. 材料使用過於多樣、雜亂、無系統,或與施工法配合不當。
2. 兩種以上材料使用時,未能相互兼顧材料特性,應該適當留設接合處縫隙,避免容易產生漲縮、斷裂等現象。
3. 使用材料經長期風吹日曬、使其無法完全表現應有之特色。例如混凝土經過相當時間後產生劣化衰敗現象。
4. 使用頻率強度大的通道,如高流量車道或人潮洶湧的步道,通道地坪材料耐度不足時,經常容易產生損壞。

(四) 景觀
1. 通道範圍較大,路徑較長的步道設施,規劃設計若只注意到起點與終點之特色,而忽略了過程,常在材料與形式選擇上,感覺突兀,且與通道本身活動脫節。
2. 不同分區,通道設施設計上所用的符號與語彙應有所差異,並適當以材質、顏色等方式輔助辨識,否則容易因忽略其相異性,造成使用者在意識上的混淆。
3. 在路徑節點或端點,應做適當的轉接處理,以達成機能與視覺景觀的調和。

(五) 安全、施工與輔助設施
1. 通道設施常以安全性的理由,過度加設欄杆或其他阻攔物,致有畫蛇添足之感;反之,地坪具有一定高差的通道必須考量設置阻攔設施,以免掉落。
2. 通道設施本身施工法不當,常導致斷裂、損毀、衰化、脫落等現象。
3. 通道無清晰指示標誌時,不利於使用,且會耽誤人群的時間。
4. 垃圾桶:步道沿途若無垃圾桶,行人在不破壞景致的要求下,必受無法處理廢棄物之苦,若不改善,則亦造成隨意丟棄垃圾的情形。

(六) 管理維護:未設專人管理,損壞無法及時修復;或設人管理但管理不夠機動性,週期式的清潔維護,致使使用尖峰期過後極度髒亂。

2-2案例說明
(一) 分類方式
本章分類方式,先依交通方式分為「車行道」與「人行道」,再依通道與通道間的銜接元素,分為廊、橋、梯、棧、坡。最後則介紹通道轉角及端點,分為街角路口、通道端景及建物門口、無障礙設施等。

依照上述原則,照片分節如下:
1.車行道
1-1 汽車
1-2 腳踏車
2.人行道
2-1人行通道
2-2徒步廣場
3.廊、橋、梯
3-1廊
3-2橋
3-3梯
4.無障礙設施
4-1街角路口
4-2建物門口

(二) 案例特點

• 簡潔流暢的動線
通道本質上與阻隔物相反,強調的是流暢與便利,因此設計上,除了注意整體區位上的動線分析,在每個段落上也要注意設置的設施,包括分隔島、兩側阻隔物、植栽、照明器材、座椅、垃圾筒…等。精簡有力的設計,可以讓通道在通行時,取得實際上的便利與感官上的愉快。

• 自然生態的綠色隧道
車道與人行道的通道,若能配合植栽計畫,沿兩側栽種適當樹種,則夏日滿路綠蔭的壯觀,好比綠色隧道,在生態上、視覺上都能獲得極佳的效果;例如台灣雲林縣古坑的綠色隧道。緯度較高或氣溫較低之處,若有楓樹等入秋樹葉會轉色的樹種,亦可產生另類的情境,成為絕佳的景點。

• 地坪材質與分道概念
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通道應該分流以增加使用效率,因此利用地坪材質或顏色的不同,即能產生暗示的效果。根據通道使用的強度不同,使用的材質耐度也會相異,例如車道常使用柏油,而腳踏車道、人行道常用磚石等,也因此材質會予人通道使用上的聯想。

• 造景上的造型運用
廊、橋、梯、坡等設施,因為其量體較獨立而立體,在造型上可以發揮的空間就顯得大多了。因此,在地景上常可欣賞到許多優美的佳作,其在設計的重點,除了滿足基本通行的需求外,多利用結構、構造來營造力學的造型美,也是常見的方式。

• 人本為主的無障礙環境
通道使用者,不該預設只為一般正常人,對於行動不便者,也該存著人道與公義的精神,提供便利的使用環境。無障礙空間的普遍程度,亦可看出一個國家文明的進步。
無障礙通道設施,其配置有幾個重點需要注意。首先是高低差的問題,尤其在路口、轉角、建築物進出口等銜接點,需要特別處理,使得行動不便者能夠在安全性、少費力的狀況下,自行進出這些地點。再者是設置輔助設施,例如扶手、引導設施、警示、、、等,依據不同身心障礙機能別而設計的設施,必須仔細考量使用者的行為而配置,否則只是空有其表罷了。

• 出入口之空間層次
建築物的出入口,是通道上的控制點,公共建築的使用人潮量大,進出人次高,進出口的空間層次若能設計得宜,區隔明顯,在管理上與氣氛上則可獲得較佳的效果。例如介於戶外與大廳間的除風室,可避免空調的散失,亦可處理下雨時雨傘潮溼的問題等。此外,銜接大廳的地板,常置放大塊地毯或除塵墊,讓人群鞋子上的汙垢不帶入室內,是非常實用的設備。

• 通道路口之輔助器材
通道的輔助器材不少,這裡主要指的是穿越車道時,常見的紅綠燈號誌與其他設施。台北幾條幹道新啟用的人行穿越號誌,附設了秒數倒數的設備,實在令人激賞,對於人行掌握穿越馬路的時機,以及人行安全都大大的提高。另外也曾看過使用率較低的路口,可以設置機動性的紅綠燈行人自行按鈕,需要通行時再按下,如此對於車行與人行都能達到最經濟的使用頻率。




●連結圖片分類表: ,
●連結相簿:請先登入
●文字超連結:Yahoo , Google , 世界系列資料庫
●本書相關圖片: , , , , , , , , , , ,

專題文章 > 《小地方‧好場所─城市景觀圖集》
●大標題:2、通道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行銷代理 / 智慧藏學習科技公司  >>版權聲明<<
Copyright ©2009 Archidata & C-view Consult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