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宜黃棠陰鎮》 Tangyin Town in Yihuang

始建于宋的棠陰鎮是宜黃縣的一座古老的大集鎮。明、清兩代,棠陰經濟發展到鼎盛時期,店鋪櫛比,商船雲集,清代後期逐漸衰敗,但歷代建築比比皆是,如官邸、民宅、店鋪、宗祠、家廟、牌坊、戲臺等。其中以住宅為最多,規模宏大者竟有四進一百三十多間,至於一棟擁有三五十間者尚存數十座,它們的造型古樸優雅,雕刻裝飾精緻,略舉數例如下:

式好居為明代建築,坐落在鎮的中部,建築按南北方向佈置,總平面為不規則的矩形,但凹凸配合有致,方圓各異,搭配和諧。進大門後沿著院牆蓋有廊房,使主體建築朝向有了變化。建築構架採用抬梁、穿鬥相結合的方式,屋角處採用斜撐,隔架上置有斗栱。主體建築為三開間,明間為穿堂,堂中傢俱明風濃郁。

日池堂約建於明代中期,為一五開間的民宅,因房子天井中有一日字形水池而得名。整個建築以高大的外牆封閉,分前、後廳,前廳前設有門廊,地面用石板鋪就。兩廳之間為天井,中央設水池,池周無欄杆。沿天井兩側為廊,溝通前、後廳。室內地面前半部高於後半部,且堂外又高於堂內,這種反常的做法寓有步步高升之意。此宅結構整齊,平面佈置緊湊,功能區分明確,構架用材較大,柱與梁、檁的連接均依靠斗栱,月梁彎部的凸曲率較大,具有明代風格。

羅氏住宅建於明末清初,為前帶庭院的上下堂式,六開間,面闊20.05米,進深25.12米。院門辟於一側,宅門辟於下堂明間正中。下堂明間構架為抬梁式,次、梢間為穿鬥式,月梁、立柱用材粗碩,梁、柱、檁之間以斗栱連接,前簷柱頭斗栱六鋪作;徹上露明造,前簷步仰頂為卷棚軒式;正脊提前半個步架,使前簷顯得軒昂。上堂明、次間構架皆為穿鬥式,柱頭皆置斗栱承托檁、枋。

羅氏宗祠是一座清代建築,規模宏大,工藝精巧,且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宗祠為三進式,後帶花園,總平面為長方形,但因地基的關係,中、前堂平面近於倒梯形,占地面積達980平方米。中、前堂七開間,後堂六開間。除中堂明間外,餘均為穿鬥式構架。前堂五樹,二穿枋以上皆作成月梁式,月梁之上以鬥承枋,木柱有收分,下墊雙層的扁鼓狀石礎。中堂為抬梁式構架,四柱九檁,月梁、立柱用料碩大,柱身有收分,巨大的柱礎雕刻精緻;正脊提前半步架,前簷步仰頂為卷棚軒式。後堂雙層重簷,典型的穿鬥式結構,前、後簷柱粗碩,前簷步二穿枋以上作成月梁式。該建築的月梁做法特殊,多採用蓮瓣等宗教色彩頗濃的花紋作裝飾。羅氏宗祠設置有明確的中軸線,平面組合上依據功能分廳堂、正廂房、天井等,且後設花園,是一般祠廟建築中不多見的。

功名牌坊建於明代前期,後代有修葺。它坐落在街道一側,木構三間三樓式,四根立柱各由石質須彌座承托,兩邊護以夾杆石。柱上部以額枋連接,通過斗栱支承檁椽,歇山式的坊頂覆蓋青灰瓦。該牌坊翼角飛翹,斗栱複雜,反映了當時民間工匠精湛的工藝。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