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照片】上海三山會館石刻
*《淩源天盛號石拱橋》
*【照片】阿壩朗依寺木雕(二)
*【照片】吳江同里退思園古鎮風貌
*【照片】瀋陽福陵隆恩門
*【照片】建水納樓司署大門
*《贛縣寶華寺玉山塔》
*《大理聖源寺觀音閣》
*【照片】同心清真大寺牆壁磚雕
*【照片】九江鎖江樓塔
*【照片】貴溪漢浦倪亞石牌坊
*【照片】聊城山陝會館山門
*【照片】洪洞蘇三監獄平面
*《賀蘭拜寺溝方塔》
*【照片】壤塘錯爾基寺經堂內部結構
《大餘嶺南第一關》 

沿著梅嶺古驛道石階拾級而上,但見兩邊峰巒對立,山勢險峻,在千米高處兩山對峙的隘口有一座關樓巍然而立,這就是嶺南第一關,也稱梅關關樓。關的南面是廣東南雄縣,關的北面是江西大餘縣。

關樓為城門式磚石結構,東西橫臥,連接兩邊山崖,由於年久失修,樓上建築已倒塌,無法見到始建時的雄姿,現僅存關樓城闕部分,殘高5.5米,寬6米。下有關門,高3.5米,寬3米,深5.5米,門洞之內有門、柵兩道防衛設施。關樓南側殘留五個瞭望孔,北側東端有上樓磴道,西向立有清康熙年間所立石碑一通,高2.7米,寬1.2米,碑上陰刻“梅嶺”二字,字大如鬥,渾厚雄勁。

關樓建於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宋以降,歷代均有修葺,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書法家張弼出任南安知府時又對關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修復,竣工後題“嶺南第一關”匾嵌于關樓,不久傾圮,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知府蔣傑再次修復,並重題“嶺南第一關”匾,留存至今,匾下關門兩側白底墨書的對聯“梅止行人渴,關防暴客來”烘托著關樓,更顯古樸、威嚴。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