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劍河下岩寨民居》 

劍河下岩寨民居

下岩寨原為“岩寨”,因附近有一突起的“岩山包”的石山而得名。該寨位於劍河縣溫泉鄉附近,距縣城22公里,地處清水江畔的山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下岩寨居民全為苗族,他們以農業生產為主,輔以漁業和副業。

下岩寨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間,苗族先民在六百年前由陝西南遷而至,是附近最早的苗族村寨之一。下岩寨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經歷了發展、衰落、興旺三個階段,先後有五個寨址,均在下岩附近。現在前四個寨址還有屋基、鬥牛坪、游方場、寨門、風景古樹等遺跡。下岩寨現共有四十五幢木構青瓦住房(不含糧倉、柴棚),其中四十三幢是吊腳樓,多數為兩層帶閣樓,也有三層木樓。木樓以兩開間和三開間居多,也有四五開間以及聯排房屋。寨內地勢坡度較陡,道路縱橫,曲直不一,以片石或卵石鋪築,主要縱向人行幹道平行於等高線。寨內民居空間利用合理,半邊架空層用作養畜、堆放農具和雜物等,二層或三層多為起居、居住、灶房、火塘,閣樓層則為晾乾穀物和存放糧食的空間。現結合比較典型的雷裏正宅,將下岩寨民居的平面、屋基、結構、屋面、立面與裝修簡介如下:

(1)平面。雷裏正宅為兩層吊腳樓,平面分左右兩部分。左側主要為居室,右側主要為生活起居、家庭副業生產用房,功能分區明確。這樣的平面關係是比較合理的,不足的是兩部分用房不連通,交通路線不盡合理。

(2)屋基。該寨岩層傾向山裏,地層走向與房屋縱向平行,屋基穩固。基礎為毛石或卵石砌築,吊腳柱基一般厚為50釐米,二層屋基厚為30釐米左右。柱基與滿鋪房基結為一體,但有石柱礎,給人以自然穩重的感覺。吊腳樓前後兩個高程,設縱向擋土牆,厚度視地質條件而定,如系基岩出露,則無擋土牆。

(3)結構。立帖多為五柱四瓜帶前吊瓜(垂花柱),進深較小的也有三柱四瓜,雷裏正宅兩者兼備。各聯排架以縱向開間枋連接,地腳枋、層間枋、簷口枋均與通廊貫通。各構件以卯榫連接,形成穿鬥式構架。整個結構體系為彈性結點,固而不死,整體性強,抗風、防震性能好。

用材以杉木為主,雜以松、栗、楓木,但每幢建築必須有一柱或瓜柱用楓木,因楓樹幹直、根深葉茂,是興旺向上的象徵。

下岩寨的所有房屋除青瓦屋面外,全系木結構:木構架、木樓楞、木樓板、木檁條、木椽皮、木牆板。各主要構件的尺寸以最小的梢徑控制,以滿足卯榫尺寸的需要;柱徑不小於13.3釐米,檁8~10釐米,穿枋高為13.3~20釐米。各主要構件的尺寸在滿足梢徑要求的基礎上由所備木料決定,以充分利用材料的最大截面,各穿枋亦可由兩塊上下重疊組合,自由度較大。

(4)屋面。屋面均為雙坡水。因前部懸挑通廊,前後多為不等距屋面,但坡度均在1∶1.8~1∶2之間,少數房屋最大坡度為1∶1.67。民間匠人按步架間距乘0.5、0.55或0.6等係數,由中柱、金柱、簷柱逐步降低,一般是脊部陡、簷部緩,有“簷坡脊陡,大雨不漏”之說。縱向則以正帖為准,向邊帖逐聯抬高3.3~6.6釐米;屋面則由脊到簷,將金柱降低6.6釐米,或簷柱抬高6.6釐米。屋面呈雙曲線,小青瓦覆蓋,平緩、流暢、優美。

(5)立面與裝修。立面簡潔古樸,背立面和正立面次間、梢間僅作一般處理,明間則為構圖中心。美人靠尺度適宜,同垂花吊柱相配協調統一。整幢建築的材料運用和造型,既有不同的質感和色調、橫豎線條的對比,又統一於自然環境之中,和周圍的建築相互襯托,使人感到層次豐富、變化自然有序,構成優美的建築空間和獨特的建築風格。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