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樂安流坑懷德堂》 

懷德堂位於樂安縣流坑村,是一棟側入式上、下堂兩進院住宅,建于明萬曆年間,平面長方形,通進深16.15米,通面闊11.36米,坐北朝南,臨巷而建。

正門辟於西側山牆南端,為雙開門。入門即為天井照壁間。天井西側為通道,東側為廂房。天井的構架為雙步梁式,即以一縱向柁梁連接下堂前簷柱和前牆,上立蜀柱支托挑簷檁。長方形的天井前牆為照壁,形若四柱三間牌樓式。明樓上、下枋和次樓下枋均有立體磚雕,枋下柱間以帶淺浮雕圖案的方磚心拼成瑞禽祥獸圖,寓意“爵(鵲)祿(鹿)封(峰)侯(猴)”,十分精湛。明間花枋有磚雕陽文“正大光明”四字橫額,兩中柱上還配有磚雕對聯。

下堂四樹三間穿鬥式。明間中柱與前、後金柱間的一穿枋為插杉做法(即於穿枋兩側鑲嵌護板),二穿枋做成月梁式,上有雕花駝峰承托樓櫨。前簷步為軒棚式。後金柱間立木裝修的寶壁,兩側辟為甬門,門楣之上有祖龕。祖龕無門,僅在四周鑲木質花邊。明間中柱、前簷柱和走簷梁用料碩大,直徑達40釐米,梁下的透雕雀替亦較大。柱礎石質,八角形,上墊較厚的仰盆狀石〓。兩次間為正房,面向廳堂相對辟門。門為四抹槅扇式,槅心作直欞窗形,無任何雕飾,甚為簡樸。寶壁上方懸木匾一方,文曰“懷德堂”,署款“萬曆元年冬月”。

上堂較淺,由橫向狹長的天井和三樹三間的廳堂、後正房構成,穿鬥式的木構架用料較下堂為小。槅扇門亦四抹,直欞式槅心。

上、下堂的前後牆均為水準高牆,左右山牆的形式,下堂為封火式,上堂為硬山式,均用青磚一斗一眠砌成。頂覆青灰瓦,地面橫鋪青磚。

較之其他民宅,懷德堂有以下明顯的特點:首先,整個建築以下堂為主,比上堂多立一柱,進深尺寸大,用料粗碩,且設寶壁、置祖龕,又有雕花雀替、駝峰等裝飾性構件,明間連接金柱的橫樑下還鑲襯有雕花墊板,更有重工裝飾的照壁。其次,下堂祖龕以西側為主,這與清代民宅祖龕多置上堂、以東側為主的風格顯然不同,龕作敞口式,造型亦較後代樸實。第三,一穿枋為插杉式,二穿枋作成月梁式,不僅增強了構架的剛度和整體性,還減少了穿枋層數,加大了明間底層的空間,具有裝飾效果。第四,前、後天井均以紅砂石為框,而後代多使用麻條石,以紅砂石為建築構件是當地明代建築的風尚。第五,木、磚雕刻圖案以花卉、樹木、禽鳥為主,少見人物造型,這也是明代建築的裝飾特點。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